2014年 “纠结”的文学奖

26.12.2014  14:15

导读: 如果说2013年是莫言之年,那么2014年就是文学奖之年。老舍文学奖因为奖金问题而险遭取消,一向稳重的鲁迅文学奖今年因为首次公开评委投票而激起千层浪。



第六届鲁迅文学奖8月11日揭晓,四川诗人周啸天获奖引发巨大争议。争议的原因在于,他的一些诗作看上去仿佛打油诗:“炎黄子孙奔八亿,不蒸馒头争口气。罗布泊中放炮仗,要陪美苏玩博戏。”有网友戏称周啸天诗歌“感动了鲁奖评委却感动不了你。”而有评论认为,他的诗作充满谄媚,与鲁迅先生铮铮铁骨的批判精神背道而驰。

如果说2013年是莫言之年,那么2014年就是文学奖之年。老舍文学奖因为奖金问题而险遭取消,一向稳重的鲁迅文学奖今年因为首次公开评委投票而激起千层浪,不管是“打油诗”让诗歌组不得安宁,还是阿来零票让报告文学组炸了锅,连一向低调的散文家梁衡也出来鸣冤。

这边传统文学奖打得不可开交,那边类型文学奖倒是一片其乐融融。不论是多年来备受科幻迷追捧的星云奖,还是今年刚刚成立的“超好看”类型文学奖,简直成了年终一场盛大的嘉年华。

作为众多文学奖混乱厮杀的一年,不知道应该感谢还是怪罪这样的争议,一些文学奖想获得关注而不得,另外一些想躲避质疑也躲不开。这也让文学奖的处境陷入两难:不出事儿就没人关心,一受到关注就是因为出了事儿。

传统文学奖 引发巨大争议

关键词 零票 零奖金 打油诗

“科普”一下,非民间的文学奖简单来说有两类,一类是中国作协或中国文联等机构主办的文学奖,一般范围面向全国,如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老舍文学奖等。第二类就是中国各大文学期刊所主办的文学奖,如《人民文学》杂志的“人民文学年度奖”、《中国作家》的郭沫若诗歌散文奖和《小说选刊》的全国优秀小说奖。

这类文学奖的评选范围比较狭窄,通常选择当年在杂志上发表的作品,每次颁奖难免像是杂志作者和编辑们小圈子的年终聚会。而另一种,如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又因为影响力巨大,奖金不菲,而成为作家们争抢的“香饽饽”,获奖后在地方带来的巨大荣誉和利益,让每次评奖前都“暗潮涌动”,这让主办方承受着来自内外的巨大压力和诸多质疑。

出于种种考虑,最近一届的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都选择了向公众公布评委的实名投票结果,这样做的本意是减少质疑,增加奖项的透明度,然而却事与愿违,投票方式改变了,评选规则却没跟上,过于集中的票数反倒让有心人发现了端倪,还创造了今年一个流行词汇“零票”。不仅是网友们议论纷纷,就连不少名作家如阿来也觉得脸上挂不住,顾不上维持文坛一贯的其乐融融,向组委会直接“宣战”。而处于争议漩涡中心的中国作协诸位负责人却不约而同选择闭口不谈,用不回应的姿态等待风平浪静,这也让公众增添了更多捕风捉影的理由。

今年的鲁奖还火了一位四川诗人周啸天。因其获奖的作品里有很多诗作疑似打油诗,而在网络上一夜成名。诸如“不蒸馒头争口气”这类诗句,让网友评论“李白都被他气活了”。这是鲁迅文学奖第一次颁给古体诗,本应是件为诗歌奖项增光添彩的事,无奈是以这种方式“一炮而红”。此前几次评奖的不少古体诗都没能进入最后一轮,包括这次被打油诗比下去的其他古体诗,也不乏规整的作品,如果是其他诗作得奖,哪怕写得文采平平,都不会引发如此大的争议。

从当时评选过程中看,与不少全票通过的得奖作品相比,周啸天的作品刚刚过半票数,评委们对其评价也是两极化,不少评委对其嗤之以鼻,另一些则坚定地投票,在这届票数高度集中的情况下,这种暧昧的票数也带给公众更多的联想。

2014年的不平静还体现在诸多民间文学奖的设立,一度连老舍文学奖也险些“沦落”为民间文学奖。由北京市文联和老舍基金会共同主办的老舍文学奖是和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齐名的中国四大文学奖,一度是北京文学界的一块响当当的招牌,含金量颇高;却在今年夏天举办到第五届时差点失去了“编制”,不但取消了颁奖典礼,连奖金也下落不明。

虽然老舍文学奖一度传出“零奖金”办奖的消息,还引来了各界热评。但实际上,老舍奖的奖金究竟是取消还是私下解决,究竟后来有没有发,只有得奖人自己知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老舍奖是不差钱的,即便暂时发不下奖金,也是出于无奈,并不是囊中羞涩。

民间文学奖 几多欢喜几多愁

关键词 年轻 不严肃 没户口

与传统文学奖的费力不讨好对比明显的是,越来越多的类型文学奖,大大方方地将当今最畅销的科幻、悬疑、言情、穿越题材的作家们汇聚一堂,这些动辄畅销百万的作家们,终于也在登上富豪榜的同时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奖杯,尽管这些奖杯并无太多含金量,奖金也远不能与他们的高额版税相提并论。在当代中国文学奖历史中,从来没有为通俗小说,即现在所称的类型文学留有一席半座。不少出版机构为了拉拢这些“摇钱树”们,为这些不被主流文学圈接纳的作家们设立属于自己的奖项,发奖之余顺便签下一两本书,至于评奖的过程公正与否,是如何评出的,没有人去深究。

与体制内文学奖最大的不同,可能是其散发的“年轻”。今年11月在京颁发的“星云奖”即是中国科幻文学界的一次大联欢,连续几天的活动吸引了不少大学生参加,现场热闹程度好似动漫展。不仅不纠结自己的身份问题,也没想过去国家机构登记报备,没人争抢也没有质疑。

今年刚刚创设的首个类型文学奖“这篇小说超好看”是杂志《超好看》主办的文学奖,获奖的作家从《甄嬛传》的作者流潋紫到微博红人马伯庸,大胆提出评选的唯一标准就是“好看”,得奖者不乏人气颇高的90后作家。郭敬明主办的“文学之新”文学奖虽然邀请到刘震云等传统作家镇场子,但参加者和评委全部都是80后和90后,而参加颁奖礼的观众们,大都是中学生“粉丝”。尽管这些都显得很不严肃,但不严肃恰好就是这些文学奖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