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丝路,从理念到现实
本报记者 张权伟
9月24日—25日,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印度等国的20余名代表齐聚浐灞生态区,共商“共建绿色丝绸之路:绿色经济发展与转型”大计,为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可靠的助推力。在他们热烈的发言中,记者感受到,绿色丝路,并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相反,它早已是与会各国代表一种不约而同的共识。各国在发展绿色经济方面,积累了很多可为中国所借鉴的经验。
与中国一样,地处东欧的白俄罗斯也在向绿色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该国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部副部长赫鲁晓夫·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在大会上向各国朋友分享了他们的做法:“不仅仅是有效的法律监管,环保工作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各方各个利益相关方参与,在政府层面上和社会组织层面上、企业层面上都要采取相关的措施来提高国家政策实施的有效性,采取一些务实性的步骤来贯彻绿色政策,其中包括节能技术,扩大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同时也建设绿色的新型小区,在农业生产中实施绿色生产。”
哈萨克斯坦是绿色桥和绿色战略发展构想的倡议国,他们将绿色经济视为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根据核算2050年向绿色经济的过渡可以使我们实现3%的GDP增长,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形成新的工业部门和服务行业的部门,形成新的绿色生活和生产方式”哈萨克斯坦能源部绿色经济司司长克雷·别克别尔根说。
不仅仅是理念层面,在现实层面上,各国的探索也是逐渐向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深入。俄罗斯已经实施了绿色建设法律,为此还专门对此制定了绿色标准。俄罗斯绿色标准中心主任伊斯马伊洛夫解释了绿色标准的含义,他说:“实施绿色标准这既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担,最大化利用资源,如能源、热能和水等,同时还可以节约资金。”
(责任编辑:卓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