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区被列为全省统筹城乡新一轮农村改革试验区以来,积极部署,主动作为,积极实施农村生态文明四大专项行动,着力改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绿色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一是实施生态规划编制行动 。先后投资近3000万元,制定《关于切实做好耀州区污染减排工作意见》《铜川市耀州区统筹城乡发展总体规划(2011—2030)》等,建立全区污染减排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区治污降霾工作领导小组和创建省级生态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开展生态建设工作。聘请西安理工大学专家组编制《耀州区创建省级生态区规划》,为生态耀州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规划保障。
二是实施生态示范创建行动 。大力开展生态系列创建活动,组织镇办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活动。积极组织镇村干部群众宣传培训,坚持通过报刊、广电等媒体,把生态建设与公民道德教育相结合,推动了全社会对生态建设的知晓率。通过发挥生态乡镇、生态村的典型示范作用,不断巩固和深化生态创建成果,农村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农村生活质量得到大力提升,小丘镇、石柱镇等2个镇被命名为“省级生态镇”。水峪村、青龙村等15个省级生态示范镇村和绿色文明单位。
三是实施生态镇村建设行动 。在全区确定40个中心社区、1个美丽乡村示范区、28个美丽乡村创建村,实行人口、产业、基础设施向农村社区集中。依据区情实际,率先在每个镇办确定1—2个条件具备、优势突出的统筹城乡示范社区、美丽乡村创建村进行示范带动,加强项目整合、资金投入。区财政每年筹措资金至少1000万元用于支持示范村建设,整合各级项目和资金以及群众投工投劳,每年投入至少1亿元。照金、墓坳、青龙、玉门等示范村建成,示范村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布局合理,吸引了周边大量村民向示范村集中居住。
四是实施环境治理专项行动 。集中开展“统筹城乡,美丽家园”、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行动、“治污降霾、保卫蓝天”等系列专项行动。“十二五”期间,投入3亿元实施污染减排项目50个,2015年,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37天,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6%,耀州区被评为全国第二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朱鹮在沮河流域繁衍生息,成为我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生动见证。(来源:铜川市人民政府网)
责任编辑/孙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