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自杀少年史学“奇才”母校确认其遗言
实习生 杜沂蒙 本报记者 章正
2月25日,中国青年报记者致电“史学奇才”少年林嘉文生前学校,得到确认,网上公开的“林嘉文‘最后的话’”确实为其本人所写,学校也将此复印件上报了相关部门。
18岁高三学生林嘉文被称为“史学奇才”少年,24日有媒体报道,其因抑郁症跳楼自杀身亡。尽管仅是一名高三学生,林嘉文已先后出版《当道家统治中国:道家思想的政治实践与汉帝国的迅速崛起》《忧乐为天下:范仲淹与庆历新政》等几十万字的学术专著。著名史学家、宋史大家李裕民教授曾破例为其书《忧乐为天下:范仲淹与庆历新政》作序。
2月23日晚,这名热衷于史学研究的少年在留下“最后的话”之后,选择与这个世界告别。中国青年报记者致电其学校,西安中学信息中心魏主任确认,网上公开的“林嘉文‘最后的话’”确实为其生前所写,学校也将此复印件上报了相关部门。
“对于这类‘特殊学生’的成长学校比较关心。去年底我们还专门为林嘉文的新书举办了专家座谈会。”在西安中学信息中心魏主任看来,可以用“天才、怪才”来形容林嘉文,他在史学方面研究的深度是同龄人很难达到的。2015年,他作为学校智囊团的一员,还和同学一起参加了《中华好故事》活动。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裕民在接受《华商报》采访时,曾这样评价和他相识不到一年的林嘉文:“从史学界来说,新中国成立后能出历史方面的史学著作的,他是最年轻的。从他这个年龄看,他的专业素养是很不错的。”
说到这次不幸,魏主任表示:“林嘉文患有抑郁症大概有半年时间了,家长也很清楚孩子的病情,但是平时他并没有表现出来。”23日是学校第一天正式上课,当天林嘉文正常到校,根据魏主任了解到的情况,林嘉文晚上回家也没有其他异样的表现。
“太遗憾了,我的看法就是天妒英才吧。” 魏主任在接受电话采访时感慨道,“如果高考正常发挥,他考上一本基本是没啥问题的。”
中国青年报记者还从魏主任处了解到,事发之后,校方及时向西安市教育局及陕西省教育厅进行上报,学校还组织相关人员一起到林嘉文家中吊唁慰问。
魏主任还向记者表示,目前林嘉文家长不希望事情引发太大影响。就像林嘉文本人在“最后的话”中写的:“烦请所有得知我去世消息的人,如果你们觉得不能理解我,请给予我基本的尊重,不要拿我借题发挥,像对江绪林一样,那种行为挺卑劣、愚昧的。我实在不想虚伪地以令人作呕的谦虚把自己‘留与后人评说’——以我自己的解释为准就好了。”
他的抑郁似乎早有先兆
网友“子扉我”的微信号发表文章称,2月19日华东师范大学青年学者江绪林自尽离世的消息可能对林嘉文有一定的影响。
“子扉我”还在文章中援引2015年12月24日澎湃新闻披露林嘉文心路历程的稿子《出历史专著的高中生释疑:家里无背景,深知年少成名的压力》,认为该篇文字中的某些段落,或许已经反映出了林嘉文的抑郁倾向:
“快年底的时候交了‘齐清定’稿,今年1月又为《中华好故事》的事去杭州,看着我们学校三个选手在录制现场的志得意满,并最终赢得冠军,我真为那股少年英气感到高兴。但是另一方面,从他们身上我好像看到了我的过去,我也曾在年少轻狂的时光里贪恋过这种张扬外向而为我换得的诸多溢美,曾陶醉于在别人面前滔滔不绝、纵论古今,可是自打上了初中,我渐渐沉默,变得难以因别人的夸奖而获得欣悦的感觉,甚至会为自己出了书而感到焦虑,害怕曝光。随着知识的积累,我反而越发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我无法伪饰自己,在被谬赞时感受不到心安理得。那段日子里灰心的样子看似高傲,其实本质上是一种偏向于消极、压抑的冷静,一如苏舜钦的诗,‘青云失路初心远,白雪盈簪壮志闲’,看似有淡然的豁达,背后何尝没有失望与苦闷。但就在我在杭州那几天,我看着三个几乎与我差不多同龄的学生的兴奋、狂喜,不禁畅想起他们的未来,他们会不会重蹈我的心路?我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自己往昔的经历,突然明白应该怎样正视过去的这些感受。”
华商报记者报道称注意到1月26日晚他发的一条微信:越发不明白自己这么拼是为什么,如果说是为自己,那只能说是为拼而拼。2015年12月4日,林嘉文的一条微信是:说明书上写药的副作用是增重,结果我吃了后的副作用是每天全身又疼又困……
而在林嘉文“最后的话”里,中国青年报记者也注意到,或许这次的自杀对林嘉文自己来说是“深思熟虑”之后作出的决定。
在“最后的话”中,林嘉文写道:“终于还是要离开。一走了之的念头曾在脑海里萌发过太多次,两年多来每一次对压抑、恐惧的感受都推动着我在脑海里沉淀下今日对生死的深思熟虑,让我自己不再觉得自己的离开只是草率的轻生,让我可以自信我最终的离去不仅是感性的对抑郁、孤独的排解,也是种变相的对我理解之思考成果的表达。”
除此之外,我们可以看到,在网上公开的这段文字里,林嘉文还罗列数十条,对其亲朋好友以及老师等各尽其言。
或许,在林嘉文的内心,这种心理压抑早已不是一时半会,远超过患抑郁症的半年时期。
临床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为10%
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PA)抑郁障碍教育项目数据显示,根据国内数十项研究估计,中国每1000人中患有抑郁症的有23人,其中16人患有重性抑郁障碍。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临床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为10%。我国精神医学专家调查认为,抑郁症患者有一半以上有自杀的想法。其中有20%最终以自杀结束生命。据研究,在人生的旅途中,人们至少会患上一次抑郁症。但患上抑郁症的人大多数“身在病中不知病”,只有25%的患者知道。
那么抑郁症有哪些表现呢?在治疗期该怎么配合药物进行自我调剂呢?
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病房主任张玲曾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心境障碍。如果突然对周围的事物丧失兴趣,无愉快感,并且反复出现睡眠问题,就要考虑一下自己是否患了抑郁症。”
国家卫生计生委权威医学科普传播网络平台介绍,对于抑郁发作的治疗要达到三个目标:①提高临床治愈率,最大限度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关键在于彻底消除临床症状;②提高生存质量,恢复社会功能;③预防复发。而对有明显心理社会因素作用的抑郁发作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常需合并心理治疗。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际治疗、婚姻和家庭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等,其中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发作的疗效已经得到公认。
编辑:王玮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