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养老院普遍没住满“千床一面”制约入住率
昨日是重阳节,大众的目光一下子聚焦到老年人的身上,数据显示,去年西安市60岁以上人口为135.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比重的15.53%,全西安市养老床位共计4.2万个,粗略计算,相当于每32个老人拥有一张床位。但就是在这种床位看似紧缺的情况下,西安的养老院却普遍没有住满。是什么制约了西安养老产业的发展?业内人士认为,观念、费用以及同质化成为最大制约力。
西安老人四年后超150万
离家养老或成选择
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在不少人脑海中或许还是个模糊和遥不可及的概念。不过在现实的数据面前,养老早已不是未来时,而是现在就需要关注的话题了。
华商报记者从西安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西安市统计局了解到,截至2015年,西安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35.2万,占总人口的15.53%。预计在“十三五”期间,西安老年人口将以高于3%的速度递增,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即便按最低的3%这一年增速计算,到2020年西安老年人口将会突破150万。
“以前我们一直让父亲住在家里,请保姆来照顾。”西安市民金先生告诉记者,送父亲去养老院,他在情感上一直接受不了。直到一次意外,让金先生改变了这种做法。他说,那天父亲在家突发脑出血,又不懂得打电话,后来是保姆到家后才打了急救电话送医。这件事发生以后,金先生给父亲联系一处老年公寓,工作日送去,周末接回家。
有业内人士认为,再过十年、二十年,类似金先生的家庭只多不少。随着家庭结构变化、社会节奏加快、老年人口的增多等,越来越多的老人可能会主动或被动来到养老机构,接受离家式养老。
西安养老院普遍没住满
多数没有医疗条件
据上海、广东、云南、湖南等多省市的媒体报道,当地养老机构存在“一床难求”的现象,甚至在床位满员后,需要排队等待几年才能入住。
然而,据西安市老龄办统计,全市养老床位共计4.2万个,粗略计算,相当于每32个老人拥有一张床位。但就是在这种床位看似不能满足老年人数量需求的情况下,西安的养老院普遍没有住满,此前有统计认为,全市入住率达不到70%。
华商报记者近日对位于西安鱼化寨、东三爻、曲江和南二环的四家养老院进行走访,发现这些养老院在规模和收费标准上都有明显差异。有的床位在200张左右,有的只有五六十张,费用则按照护理方式来划分。能自理的老人大多每月一两千元(包含伙食费、护理费等),需要全护或特护的老人,每月费用都在3000元以上。民营养老院的收费相对较高,居住选择也更多一些,大多是双人间,也有单人间或三人间。
10月8日,西安市南二环附近位于一处居民小区内的养老公寓,工作人员介绍,按半护、全护、特护等级来分,每名老人每月费用1800-4500元不等。华商报记者看到,这里的床位也没有住满。只照顾老人的吃喝拉撒,公寓并未配备医疗设施,如果老人生病,只能送往医院治疗。
这些养老院都没有住满。林军是西安一家老年护理院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靠近城区的、条件较好的养老院入住率相对较好,越是地段偏僻的入住的老人更少,“像西安主城区外个别村镇上的养老院,平常空置几乎成了常态。”目前西安的养老院有上百家,数量并不少,但服务内容大多以日常陪护为主,同质化趋势明显,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入住率的提高。
林军认为,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专业护理人员缺乏是部分养老院存在的问题。“有的入住老人有慢性疾病,很多养老院无法解决老人就医,条件差,老人不愿住。”他说,受限于人力成本,很多养老院的护工是进城务工人员,缺乏专业护理知识。“而条件好的养老院收费标准偏高住不起,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养老院的入住率。”
养老需求正趋于多样化
仅增加床位远远不够
公开资料显示,去年末我国65岁以上人口数已增至1.44亿,占总人口的10.5%,但我国现行的“9073”养老模式和社会需求还难以匹配,即: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的协助下通过家庭照料养老,7%的老年人通过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一部分家庭并不具备居家养老的条件,入住养老院本来是顺理成章,但不少养老机构为什么入住率不高?”西安工会医院院长李景梦指出,除了硬件和服务上的不足,“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还在,所以许多家庭不让老人住养老院。另外就是经济条件方面的限制,入住养老院每月动辄数千元的费用不菲。
“最关键的是日趋多样的养老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李景梦说,不少老人青睐的居家养老如何与社会养老结合起来;针对患病、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专业护理缺乏,一些自理能力强的老人可能会青睐异地旅游等模式,“都说养老产业是个朝阳产业,但要想真正满足养老需求,光靠建养老院、增加床位、培养护工还不够,只有不断创新多种形式的养老模式,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老人养老多元化已经非常明显,而养老院千床一面的老模式自然难以吸引更多客户的入住,这也是一些养老院床位空置的原因。
编辑: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