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推进基础教育“深水区改革”

21.08.2015  20:49
            2015年以来,西安市在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中,着力打破体制障碍和观念束缚,以深化“学区化办学”为重点,将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向深入,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均衡,提升了教育质量,获得群众认可。             ——均衡教育资源突破“区县壁垒”。 为及时有效地缓解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不断拓展学区化办学的内涵与外延。该市教育局一方面打破区县壁垒,推动组建跨行政区域大学区,另一方面打破校际壁垒,推动组建“一个校长两个校区”的紧凑型大学区。2014年以来,西安主城区优质学校与郊区县学校已组建51个跨行政区域大学区,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从“区县域”延伸到了“市域”。优质学校校长兼任薄弱学校校长的“紧凑型大学区”达到21个,通过强校品牌输出快速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总量,缓解了就学矛盾,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了方便。近三年来,该市财政列支大学区专项资金总计超过2亿元。为了利用网络优势开展线上教研和教学,实现学校之间、城乡之间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同上一堂课”,该市大学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正在加紧建设,将于2015年9月上线,该市财政为此预算投入约3600万元。根据2015年上半年的规划,未来四年内,该市规划投入26.95亿元,改善1192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近三年来,西安中考考生中,中上游分数段考生总数持续增加,2015年600分以上的考生数量是2013年的2.5倍,而且分布学校越来越广泛,显示了“学区化办学”的积极效果,西安基础教育的正金字塔结构,正在向橄榄型结构转变。             ——创新制度支撑资源配置“新生态”。 作为制度保障,该市以学区化办学为载体,强力推进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加快优质教师资源的流动。目前西安基础教育阶段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得到有效落实,每年短期业务交流达4.5万人次,“一次性一学年”的实质性交流达到6010人,占应交流教师总数的12.6%。高陵区作为全国首批“县管校聘”改革试点,计划成立中小学教师管理服务中心,对教职工的公开招聘、绩效工资、考核、职称晋升、岗位聘任等人事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将“学校人”真正变为“系统人”,从而彻底打破教师交流轮岗体制障碍,均衡配置教师资源。该市教育局除了将交流轮岗作为教师职称晋级评定的必要条件,还在岗位聘用、评优树模、待遇保障等方面加大正向激励。从2015年开始,该市财政每年列支1034万元专项资金,对交流轮岗教师给予交通生活补助,大学区内交流每人每月补助180元、跨区县交流每人每月补助360元。             ——综合素质培养“可触可感”。 作为教育部确定的首批4个综合素质教育试点城市之一,该市将“研学旅行”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结合古城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关中地区的民俗民风,确定了“亲近野生动物、走近司马迁、看民居瑰宝”等18个教育活动主题,包括丝绸之路、秦岭文化、古城风貌等,形成了100多个供中小学选用的活动方案,努力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提升质量、塑造品牌、精密组织,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稳步开展,已使500多所学校、35万中小学生受益,计划2016年覆盖所有中小学。同时,作为“以考促教”的改革探索,该市在全国率先将“综合素质考试”纳入中考科目已持续三年,2013年综合素质考试科目满分100分,以50%计入中考总分,2014年以60%计入总分,2015年以70%计入总分,计划2017年达到与语、数、外同样分值。西安中考综合素质科目重点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水平和人文素养。科目考试没有复习资料,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考试费用由教育部门承担,力求突出政策导向作用,将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固化到试卷上,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落实到更为家长和学生看重的“分数”上,“倒逼”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三年来,从质疑、接受,再到自觉,西安中考综合素质考试正在成为家长和学生重视素质培养的指挥棒。                                                                             (责任编辑:徐绒绒)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考将于11月5日开考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将于11月5日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