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易俗社举办建社11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
新华社客户端西安8月9日电(记者蔡馨逸)成立于1912年的西安易俗社即将迎来建社110周年,名家清唱会、艺术流派传承研讨会、经典原创剧目展演周、戏迷庆祝演出等纪念活动正在进行中。
8月2日晚,“梅花奖”名家演唱会在西安易俗大剧院上演,拉开了系列纪念活动的帷幕。李淑芳、屈巧哲、王新仓、李小雄、张涛、谭建勋、侯红琴、杨升娟、惠敏莉、李东桥等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倾情演唱经典唱段,为古城戏迷送上了一场韵味十足、“全梅花”阵容的秦腔盛宴。
在3日和4日举行的西安易俗社艺术流派传承研讨会中,数十位专家集中研讨了易俗社著名秦腔演员刘毓中创立的刘派、肖若兰创立的肖派和陈妙华创立的陈派的历史地位以及对当下秦腔发展的影响,并深入讨论了在新时代如何继承前辈经验,继续发展秦腔流派。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易俗社涌现出了大量优秀演员,开创了诸多秦腔流派,在新时代应当全面继承前辈经验和精神、努力挖掘秦腔艺术内涵,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传承中保护和发展。
8月13日至17日为易俗社经典原创剧目展演周。青春版《三滴血》、经典剧目《翰墨缘》《貂蝉》《庚娘传》《夺锦楼》等韵味悠长,让观众感受秦腔艺术魅力。秦腔戏迷社团、自乐班也将加入纪念活动中,开展“戏苑百家”戏迷庆祝演出,在易俗社文化街区戏楼与易俗社名家新秀一同登台献唱。
此外,《秦腔》特种邮票1套3枚、“中国戏曲典藏·百年易俗社”系列丛书也将在纪念活动期间发布。
西安易俗社与莫斯科大剧院、英国皇家剧院并称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鲁迅先生曾多次观看易俗社演出并题写“古调独弹”匾额。在110年的发展历程中,易俗社先后培养了近千名演职人员,演出剧目多达数百部,其中《三滴血》等多部剧目成为秦腔优秀作品并不断搬演至今。新中国成立后,易俗社始终面向基层、扎根人民,坚持“出人、出戏、出精品”的发展宗旨,取得丰硕艺术成果。
编辑:王嘉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