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落实人大评议意见 加大审判案件执行力度 ——宝鸡市金台区人民法院落实人大评议意见重实效
去年七月,宝鸡市金台区人大常委会对区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和组织评议,并客观公正地评价了法院执行工作,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意见建议。要求区法院限期落实整改,按期向人大常委会反馈结果。
区人大对区法院执行工作调研评议后,该院领导高度重视,针对问题就如何落实好人大评议意见做了认真研究,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案件执行依法履职工作进行了积极整改。
一是针对在社会化大格局中没有发挥好主导作用,案件执行仅靠法院一家单打独斗、实效不强、效果不佳的问题,法院领导逐家走访市车管所、市住房保障局、市人大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单位,分别就案件执行中的财产查控、证照办理、劳资关系转移、社保金交纳等问题沟通、协调,落实联动执行协作机制,将失信被执行人信息通过“诚信金台”平台向社会发布,涉及党政杌关执行积案以及就案件救助情况专题向区协调解决执行难领导小组汇报,取得共识,争取理解支持,确保救助基金不减少;通过走访、专题报告,排除各种干扰,畅通协助执行渠道,充分发挥法院执行局在案件执行中的主导作用。2013年以来执行局利用20万元执行困难救助基金依法救助了22位执行难案涉及22名当事人,社会效果良好;2015年初,一起以往难以扣划的公积金案件,在市社保局协调配合下得以顺利执行,在全市首开被执行人公积金帐户资金可以划扣的先例。
二是针对便民利民的执行措施上还有薄弱环节,执行工作得不到当事人的理解和支持的问题,该法院一方面改变接访机制,确定一名专职涉执法信访接待人员在院接待室专门接待当事人,并制定专职涉执法信访接待员工作章程,规范接待流程,实行接访负责制,对当事人做好耐心的解释和情绪疏导工作,及时解答各种法律咨询和意见建议,着力化解各类矛盾和纠纷;另一方面全面推进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依托互联网办案信息化工程,案件从立案开始,办案日志、采取的措施、当庭审判、结案方式、审核签发、法律文书全部上网,通过“陕西法院公众信息”网全面公开案件执行信息。案件立案后,执行员笫一时间约谈申请人,告知执行程序、风险、发放廉政监督卡;在案件依法终结执行前主动约谈申请人,公开法院查控情况,消除误解,取得当事人谅解。同时投入近百万元建成执行指挥中心,依托信息化手段强化执行措施,目前,通过全国联网的全面“点对点”财产查控系统,执行员足不出户就可查控到被执行人在全国和省市的存款、房产、车辆、投资等信息,极大地方便了案件执行。仅今年以来,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井1142份裁判文书,为全部案件当事人送达司法公开告知书4623份,将审判流程、执行信息实时告知当事人;同时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6起案件进行互联网庭审直播,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司法的公平正义。
三是针对执行力量与执行案件日益增长的趋势不相适应、案多人少的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该法院积极向区委、政府汇报反映,为执行局分配了一名书记员,争取招录了一名聘任制书记员,充实了办案力量,有效缓解了人员紧缺压力;同时想方设法改善执行条件,挤出资金淘汰置换了一辆警用车辆,调换了老旧电脑等办公、办案设施,为每个执行庭配发了执法记录仪,方便调查取证,为执行人员人手购置《法院执行办案实用手册》等办案工具书籍,严格依法办案;在有限的资源情况下,经费物质保障适当向执行局倾斜,为提升办案质效增强了基础保障;在此基础上,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从严治警抓管理,用足用活法律赋予的执行措施和强制手段,全力攻克执行难题,2014年共受理案件3402件,审执结3213件,执结率94.4%;2015年止6月底,共受理案件2075件,审执结1321件,执结率64%;今年上半年受理执行案件507件,执结247件,执行工作呈现“两高两降”( 即执行标的到位率高、执行率高和执行积案下降、信访量下降)的良好态势,进一步推动执行工作格局的良性发展,为辖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张天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