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红的手绘唐诗地图老师:西安给年轻教师更多包容
刘丽萍老师谈到自己的走红时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她认为,西安这座城市,给了年轻老师太多展示自己的机会,正是这样宽容的态度,才让手绘唐诗地图走红。
从老师讲学生听到把学生也变成参与者
刘丽萍老师从北京师范大学一毕业就回到西安从教,当时选择了西安市八十三中学任职语文老师和班主任,如今已经是第七个年头。
很多人都说刘丽萍老师这次因为教学生们手绘“唐诗地图”成了网红,她个性的教学方式引来了网友的热捧和点赞。但是刘老师告诉记者,其实从她刚来到八十三中,登上讲台教第一本书的时候,就已经创新教学内容,同时给学生布置了很多特色作业。
比如在学习《鸿门宴》时,课文里写了刘邦是如何逃走的,但是没有写项羽为什么放走刘邦,所以刘老师就布置了《项羽日记》这样的作业,希望学生们以自己的角度,来写一写当时项羽的什么心态,为什么要放走刘邦。
学习《离骚》时,有一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句话,刘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份特殊的作业,画一幅屈原人物形象图。
学习王勃的《滕王阁序》时讲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刘老师就要求学生给这句诗配个图。
后来刘老师也陆续给学生们布置类似的创意作业。
今年年初,唐代诗人行迹图忽然在网上爆红,刘老师想,对于高中生来说,唐朝的这些诗人在孩子脑海里已经是老熟人了,孩子们应该可以用画图的方式把这些诗人立体的串起来。这样就会形成一个完整的诗人,而不仅仅是一个片段或者一首诗。
在刘老师的启发和带领下,第一幅“杜甫人生轨迹图”用了一星期时间,绘制出来的。全班分为4个组,每个组选择一个地理区域,将每首诗、诗中描写的地点梳理出来。有人查资料,有人执笔画,有人抄写,“一米多长吧,特色建筑、名山大川都有,图文并茂、创意十足,特别有成就感。” 有了第一次尝试的成功,刘老师将这一方法延续下来,一直保留到今天。每次讲到古诗,她都会要求学生们根据诗人的生长环境、创作背景,绘制“地图”。在刘老师办公室里,“长安唐诗地图”“西安水系唐诗地图”“周至唐诗地图”等等都是学生们后来继续创作的手绘地图。
刘老师的学生们认为,“手绘地图”让繁杂枯燥的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地图中又包含了地理、历史等学科知识,可以非常好地建立起时间和空间体系,把诗词用地图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出来。
刘老师感慨,教学的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前是老师讲学生听,现在老师只是课堂的主导,虽然老师也在讲,但是很多时候是要带着学生动起来,要让学生融入教学当中,成为参与者。
西安带给她的变化她再转移到教学中
在西安教学的这几年,刘老师觉得学生们的学习氛围越来越好。学生的作业变少了,随之而来的是更丰富的学习的形式和内容。
刚来八十三中的时候,刘丽萍仅仅是把这里看成是一份很普通的工作,她当初觉得这份工作不管是在西安、重庆或者北京上海都一样,就是给学生们教课本内的内容。当时她还没有把它的教学跟生活的环境以及学生们脚下所踩的土地结合起来。但是随着在西安教学的时间增长,她对西安的历史文化了解的越来越深刻,如今她经常会把这些知识融合到课本内,丰富学生的学习活动。
西安就像一座宝库,刘丽萍作为老师,可以不断从中汲取智慧,然后把它融入到教学中去,也可以让学生学习更加生活化,而不是每天面对冷冰冰的诗或者冷冰冰的文章。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有温度和人情味。
西安是一座有诗意却又低调的城市但对于年轻人更包容
刘丽萍老师说,西安给它最大的印象就是有诗意但也很低调。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她想用手绘的方式把西安的诗意高调的画出来,并且让更多学生去感受。
前几天,刘丽萍老师还用手绘地图的方式给香港来的学生们上了一堂观摩课,课下香港学生们都对西安的诗情画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除了诗意、低调,包容也是刘老师对西安的最大印象。
无论是人才的引进,还是给予他们最大的发展和空间,西安这几年对人才的重视,都让刘老师特别有感触。
刘老师谈到手绘地图走红,她觉得一方面证明了网友对语文教学的重视,另一方面反映了西安这座城市给予年轻老师施展个人特色教学的环境和包容。
学校鼓励老师开展个性化教学和创新,教育局会征集教师的特色课或者一些现代化课程让更多老师观摩。刘丽萍认为这就是给年轻教师更多机会,让年轻教师有更好的平台发展自己。
西安有是刘老师情感归宿的地方,她希望可以继续在这里,带着诗意,教好语文,让更多人了解西安。
编辑:赵鹏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