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走读干部”:群众跑20多趟都扑空

16.10.2014  11:49
    一些家住城里的基层干部,不深入群众、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而是常常往家跑,被称为“走读干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入收官之际,共有6484名“走读干部”在专项整治中被查处。这是中央首次大规模集中处理这一长期遭诟病的干部作风问题。

  处理之后,如何严防反弹?深入剖析走读现象的缘起和危害,关注走与留的纠结中,干部是否亦有难言之隐?根除“走读”顽疾,各地还有哪些“杀手锏”?为此本版今起推出“关注‘走读干部’”系列报道,希望能够推动更多基层干部脚上常沾“泥土”、心中一片“皎洁”。

      段大娘跑了20多趟,次次扑空;记者三次约见,均复“在市里开会

  一个工作日的上午,在乡政府门口徘徊犹豫了半个多小时,段大娘还是咬咬牙硬着头皮走了进去。年近60岁的她,像是一个做错事的小姑娘,畏畏缩缩地往里走。

  “兴许今天能找到领导吧?”怀揣着一丝希望,她找到乡长办公室。然而,办公室的门还是一如既往地紧闭。无奈之下,段大娘向隔壁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询问。

  “领导不在!”一名正在看书的工作人员头也不抬地答道。

  这已是段大娘20多次吃“闭门羹”了。

   乡里公务员吐槽

  “乡领导基本都住县城,没人会真正关心这里的事

  “在哪儿能找到领导?我有个急事想找他说说。”不甘心又白跑一趟,段大娘小心翼翼地问道。

  “领导那么忙,哪是说见就能见?不晓得!”扔出这句话后,这名工作人员继续专注地看书,不再理睬门口这位矮小瘦弱的老太太。

  虽然已不是第一次白跑,但段大娘仍然感到脸上火辣辣的。一次又一次地忍受无端的奚落,让她很难受。一边朝外走,一边喃喃说:“算了算了,下次再也不来了!

  但她不能不来。

  段大娘家住四川攀枝花市仁和区太平乡大村村。去年6月,她发现家里通往外界的道路被临近的学校用围墙封堵了,要外出只能从田坎小道绕路而行。几番交涉无果,她只能到乡政府反映情况。然而,一年多过去了,段大娘跑了不下20趟乡政府,每次都无功而返,因为“领导不在”。

  “谁吃饱了没事老往政府跑呢?”段大娘说,自己最不愿意找政府“告状”。虽然乡政府就设在大村村里,离她家不到半小时路程,但段大娘觉得这段路已经变得越来越漫长。

  只能靠狭窄的田坎小道外出,很难将种好的庄稼运出去,而且家里人走路一不留神,就摔得鼻青脸肿,她自己就摔过好几次。去年底,段大娘的儿媳怀了孕,看她挺着肚子在田坎上艰难地行走,老人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每月都往乡政府跑一两次,希望能找到领导管管这事。

  规定成稻草人

  要求乡镇干部每周至少住夜三晚,领导依然难现身

  据乡政府一名工作人员透露,乡领导们并不经常住在乡上,没有人会真正关心这里的事,毕竟除了这份职业,领导们“还有很多其他的事要忙”。

  老伴安慰段大娘:“人家领导都是做大事的,哪有空管小民小事,别去找了。”可她不甘心。她去区里“上访”,被区里的国土、住建部门两头踢,老人的心凉了。

  “乡领导咋老找不着人,领导真的这么忙吗?”段大娘不能理解,想见领导一面为何如此难。“电视里老说群众路线,群众找不到人,还算群众路线?”她问记者:电视里经常有领导下访民情,他们啥时候来太平乡?

  “啥事?电话里面说吧!”几番寻领导而不得见,当记者以段大娘的侄儿身份致电太平乡主管领导时,该领导称自己在市里开会,“你们家的事我们在研究,过段时间就解决!”该领导最终在电话里打起了太极,而对于自己参加的是什么会,该领导称“很重要,反正跟你们没关系”。

  记者前后三次致电该乡领导,得到的答复均是“在市里开会”。

  据悉,为防止干部“走读”,太平乡所在的攀枝花市仁和区规定,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一律驻乡开展工作,每个乡镇干部每周在乡镇住夜至少三个晚上,并规定了具体驻乡时间。然而,严规之下,乡领导为何仍然难寻?

  几天前,记者刚跟段大娘通过电话,她还在继续揪心等待着。

  江西分宜县湖泽镇“走读干部”比例高达25%

  管理不严是主因

    干部“走读”三大特点

  冷热不均:距离县城较近的乡镇情况较为严重,偏远乡镇几乎没有“走读”现象。

  群体集中:大多集中在中青年干部身上,子女年幼或正处于升学关键期,造成他们“心不在焉”。

  变相走读:乡镇擅自绕行相关纪律规定,对住夜值班制度打折扣、搞变通,行“走读”之实。

  ——分宜县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 周 霞

  “钤山镇:刘裕行、朱水生……26名干部‘走读’,凤阳乡、湖泽镇党委、政府干部作风管理不力,违反了县委、县政府、县纪委有关规定,给予全县通报批评……”日前,江西省分宜县电视台在晚间黄金时间突然插播县纪委关于乡镇干部“走读”情况通报。这种指名道姓的电视曝光在分宜县尚属首次。

  “‘干部像候鸟,下班找不着’,老表如此批评‘走读干部’身在乡村心在城。干部‘走读’不仅让群众办事不便,也影响了一方平安稳定。”分宜县纪委廉政室主任袁小全表示。

  双林镇干部季明(化名),主要负责该镇煤矿安全生产工作。6月18日晚,检查组点名发现其“走读”后,通过手机信号定位发现,当时他在县城。“矿上忙完工作后,家里有些杂事就直接回县城了,没有回到镇里住夜也没有写请假条。”季明承认错误,“当时主要心存侥幸,想蒙混过关。

  “4月份上级下发过纠正‘走读’问题的文件,镇里开会传达过文件内容,我知道乡镇干部周一到周四晚上不允许回家。”季明表示。

  当天晚上同时发现的双林镇“走读干部”刘刚(化名),初三毕业的女儿那段时间恰好要参加中考,下班后没有请假就直接回到了县城家里。“自己很后悔,当时没有意识到错误这么严重!

  距分宜县城7公里的湖泽镇,共有52名干部。6月18日晚突击检查时,共有13名干部不在岗,仅有39名干部住在镇里,“走读”比例高达25%。湖泽镇党委书记袁丁表示,“虽然有怀孕、请假等客观原因,但对干部管理不够严格。

  “被通报的26名‘走读干部’都知道规定、具有侥幸心理,各乡镇对干部作风管理制度执行不够严格。”分宜县纪委副书记胡志华分析指出,乡镇干部“走读”原因多样,客观原因在于分宜县大部分乡镇干部以及部分村干部将家安在了分宜县城或新余市区,在公车改革刺激下越来越多的干部购买了私家车,再加上交通、通信条件的显著改善,一些干部在“思想波动”或外部因素驱动下加入了“候鸟”群体。

  “通报‘走读’干部后,县纪委征求各乡镇意见取消了全员住夜制度,将干部住夜天数调整为每周不少于3天,周一周四必须住夜,周二周三轮流住夜,让干部有时间分担家里的事情。”袁小全说,“同时还明确规定请假人数不能超过10%,让党委书记担当起干部作风的主体责任。

  “严格乡镇干部住夜等制度,直接有利于处置夜间突发事件、矛盾纠纷、防火防汛等应急工作,也能解决基层干部上班迟到早退、串岗脱岗等现象。”双林镇纪委书记严福斌表示,夜晚开展集中学习、谈心谈话、民情家访等活动还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真正让干部“住有所学,住有所得”。

   链接

  各地“走读”红线

  目前对干部“走读”行为的认定主要基于工作时间是否在岗及乡镇住夜天数(一般规定是“4晚及以上”,但在一些偏远地区会有所减少)。同时,配套考勤考核、请假销假等制度措施,保证基层干部能心系群众,真正将工作融入基层。

  今后新提拔任职的市、县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必须在工作地安家,其配偶要随调随迁,并作为提拔使用的必要条件;已在市、县工作的党政领导干部,在当地任职期间不得将配偶单独调往西安市和其他城市工作,也不得把家安在西安或其他城市。

  ——陕西省规定

  严禁县乡干部“走读”。工作日期间除外出参加会议、出差等需要外,不得擅自离开辖区。乡镇干部原则上吃住在乡镇,每周至少4天在乡镇住宿,离开工作岗位要请假。

  ——河南焦作规定

  各镇街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不是党政一把手的女领导除外)除周三、周六外,其余时间一律吃住在镇街,充分利用晚上时间研究工作、走访群众。如果不按此规定,便以“走读”干部论处。

  ——山东曲阜规定

  全区22个乡镇所有在编在职干部,必须确保每周在乡镇住宿不少于4晚、入村调研不少于3次、入户夜访不少于1次。

  ——四川绵阳游仙区规定

  镇机关单位干部实行定时签到,双休日、节假日值班人员也要按时签到。工作日期间必须按时到岗(因公外出除外),不得迟到、早退、擅离职守。在本镇外居住的干部,无特殊情况原则上不得在工作日期间离开本镇。

  ——安徽霍邱县扈胡镇规定

白河:通过“省AAA级档案室”认证
近日,安康市档案局局长魏顺奇等一行8人,检察
紫阳:“三个强化”夯实工作责任
近日,紫阳县人民检察院召开党组会议,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