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两山论” 陕西这样“谋”与“动”

15.08.2021  11:12

  8月的陕西,绿意盎然,绚丽多彩——

  清晨,迎着和煦的朝阳,宝塔山“”上了霞衣,熠熠生辉。

  伴着泉水叮咚,一股股“南水”从秦岭深处缓缓流出,汇聚成河,“北上”润泽京津。

  和着声声蝉鸣,沃野千里的关中平原渐渐“苏醒”,开启新的一天。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2016年,生态环境部将安吉县列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实践试点县,随后分别命名了四批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近年来,陕西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作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平台,积极探索“两山论”转化的科学创新。汉中市留坝县,安康市镇坪县、平利县先后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数量名列西北地区第一。

   发展底色“绿”起来

  秦岭南麓,汉中市留坝县火烧店镇。经营“马家小院”农家乐的马广,最近总是乐呵呵的,他说:“来我们这儿的游客越来越多,有的游客喜欢我们这里的土鸡,让我替他多订几只。

  马广生活的火烧店镇,最初凭借极具特色的民宿“走红”。近几年,当地旅游业迅速兴起,许多游客慕名而来。登高山、入森林、玩溪水……在人们越来越看中环境质量的当下,留坝生态优势凸显,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发展。2020年,留坝成为全域旅游“爆款”,共接待游客420.4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03亿元。

  围绕得天独厚的秦岭自然风光,留坝做大文旅产业,通过旅游业带动三产融合,实现了蝶变;实施“生态立县、药菌兴县、旅游强县”战略,留坝否决投资10亿元的紫柏山风力发电、投资2亿元的生物质发电和矿产开发、小水电等一批重大资源开发性项目,实现全县“”工业。

  算大账、长远账、整体账,面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这道选择题,留坝交出了一份绿色答卷。一个县的“选择”里,蕴含着这样一个朴实而深刻的发展道理:兼顾经济与生态、开发与保护才是发展新路。

  如今,这个朴实而深刻的发展道理已经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绿色成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监测数据表明,2015年以来,陕西秦岭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珍稀野生动植物数量不断增加,污染程度逐年减轻。秦岭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为优并呈现持续向好的趋势,保障了南水北调中线水质安全。全省森林覆盖率超过45%,国家森林城市达到7个,绿色版图向北延伸了400公里。

  铺好绿色发展的底色,才有高质量发展的成色。陕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健全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以最严的措施、最严的问责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生态产业旺起来

  安康市平利县西河镇,2000亩猕猴桃园格外葱茏。这里产出的猕猴桃不仅成为山区农民的致富果,还成为陕西猕猴桃东扩南移的一个样板。

  “在生态环境优越的平利,种出的猕猴桃是稀有的富硒猕猴桃,品质好,特别受市场欢迎。”平利县绿康富硒猕猴桃现代农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吴高哲说,园区带动当地124户395人脱贫致富。

  平利地处陕鄂渝三省市交界处,自然资源丰富,被誉为“巴山药乡”和“生物基因库”。立足自身独特的资源禀赋,平利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全县共有茶叶和绞股蓝基地25万亩。“平利女娲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平利绞股蓝”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认证和“中国驰名商标”认定。

  “公司的订单越来越多,市场逐渐打开。”平利县田珍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田珍喜上眉梢。公司创办了陕南首家茶文化主题酒店,为茶旅融合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近年来,陕西持续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互促互赢的新路径。一个又一个因生态产业而兴的精彩故事正在三秦大地上演。

  ——安康市镇坪县建强龙头引领绿色转型,当地崛起小石茶业、乌鸡等一批生态产业。同时,镇坪县加强市场营销,策划组织“爷爷家的老蜂蜜”“我在镇坪有块田”等公益项目,一大批生态产品走出大山;

  ——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赵家岸村通过退耕还林,原来的黄土高原变成了绿水青山,山坡上废弃的窑洞群改造成绿色民宿。今年4月,一期54孔窑洞已经开门迎客……

   群众生活富起来

  榆林市绥德县满堂川镇常家沟村,“90后”小伙儿常延鹏在老家修建起一座可供120余人吃住,拥有10孔窑洞、一排平房的院子,并将其命名为陕北常二娃艺术写生基地。

  得益于陕北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写生基地越来越火爆。随着游客不断增多,常延鹏通过电商向外推销家乡的山地苹果、小米和绿豆,帮助农民增收。

  有了好风景,不愁“好钱景”。常延鹏说:“每年销售小米超过1万公斤、苹果120吨以上,收入过百万元。咱陕北的农产品不愁卖。

  依托秦岭丰富的植物资源,坐落于秦岭北麓缓坡地带的西安市长安区五台街道石砭峪新村发展精品民宿、特色农产品和农家乐等产业,富民增收有了新路子。目前,全村发展中蜂养殖4500余箱,产量达3万公斤,产值达450万元,民宿产业年经营收入达220万元。

  好环境带来好发展。呵护秦岭生态,西安市长安区打出生态环境保护“组合拳”,成立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会、基金会,设立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派出所、法庭、检察室;对全区1758个秦岭违建整治点位(项目)进行固化式管理,建立数字地图,实行一键启动、瞬时上报;秦岭保护区内行政村实现垃圾集中收集清运,优先解决好保护区内生活污水治理……

  “去年重点支持秦岭区域水、土壤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整治等项目资金1.28亿元,围绕涉及秦岭生态环境的10个方面内容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和专项督查。”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孟卫萍说,通过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评选工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有力推动了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绿水青山里,有着陕西对高质量发展的诠释——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陕西走出了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编辑: 石彬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