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焦桐化丝雨 德泽布四方
央广网兰考8月16日消息(记者郭鹏李凡河南台记者刘佳)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中国之声系列报道《追寻》16日推出《焦桐化丝雨德泽布四方》。
我见到焦书记是1963年3月15日,参加了种树,焦书记当时选的我。焦书记说,下一年,咱自己要培养种子、树苗,养得好点、多点,挡风沙,两三年就能把温饱问题解决了。你看现在,兰考现在已经富起来了。
早上5点半,河南省兰考县焦裕禄干部学院对面的泡桐园里,夏日的风拂过,千百棵泡桐窸窣作响。
在一棵被花草簇拥的泡桐树下,魏善民老人慢慢地挥着手里的扫帚,一茬压着一茬,树下零星的落叶,归拢在一起。这棵泡桐树,兰考人称之为“焦桐”。魏善民清楚地记得,焦桐栽下的时刻。
魏善民说:“这是1963年3月15日下午5点我俩栽下的。五十八年了,现在三个人都抱不过来了。那时候我是小伙子、小魏,现在也变成老魏了。不管刮风、下雨、下雪,我都来。我看到这棵桐树,就觉得焦书记在我身边。”
(图片来源:兰考扶贫企业联合会/视觉中国)
位于黄河中下游交界处的兰考县,当年是豫东有名的重灾区,黄河多次决口,在这里留下了大大小小的沙丘。风沙、内涝、盐碱等问题突出,老百姓背井离乡逃荒。
魏善民回忆说,正是在兰考最困难的时候,1962年12月6日傍晚,焦裕禄来到了兰考县机关报到。魏善民说:“俺这个大队大大小小沙丘84座,到春天一刮风,离小麦近的,(沙土)整个就把小麦闷了,离得远的,一刮风麦根都露出来了,全县一亩地只有40多斤的产量。”
焦裕禄觉得,想拔掉兰考的“穷根”,就得先稳住这漫天的风沙。他实地走进每个村庄考察,向群众寻求治沙之法。
由于常年风沙,沙土太厚,焦裕禄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翻淤压沙,用“贴膏药”的方式,保证泡桐的稳固和成活。接着发动大家一起给沙地“打针”,广泛栽植泡桐。
全县149个生产大队,焦裕禄跑了120多个,查清全县大小风口84个、沙丘1600个。泡桐锁住了风沙,焦裕禄也永远留在了兰考。
魏善民说:“他是全心全意光考虑老百姓,他都没考虑他自己。兰考县现有泡桐20万亩了,它制家具、做乐器出国,成兰考的产业了。”
由于兰考泡桐共鸣程度高,透音性能好,被称为“会呼吸的木材”,是制作民族乐器的最佳音板材料。兰考县堌阳镇徐场村村委会副主任徐永顺说,现在全村105户,其中90多户都在用泡桐生产民族乐器。“这些乐器的音板主要是30年至40年之间(的泡桐),农村老房子的老房梁也正是焦书记带领我们兰考人民当时种下的那一批泡桐。”
58年前的兰考,吃也愁,穿也愁,千万百姓往外流。
如今的兰考,吃不愁,穿不愁,归乡青年把弦揉。
徐场村“90后”村民徐冰深刻感受到,通过乐器产业的发展,身边很多人的生活发生着巨变。他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他最早就是为了治理‘三害’,为人民做事,也没有想到我们这一代人是用来做民族乐器。我们当代人也在不断地种植新的泡桐,让它可以取之不尽。”
从一棵树,到一个产业,从一个人,到一种精神。依托泡桐资源优势的兰考县,已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最大的民族乐器生产基地,300多家民族乐器厂年产销75万台,年产值达20亿元,全国民族乐器行业90%以上的音板都取自这里。2017年3月,兰考成为河南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
兰考县民族乐器行业协会会长汤二法说:“现在还要更进一步研发,把兰考泡桐打造成最高品牌的东西。如果我们不达到第一,不打造品牌,我们对不起我们的焦书记。”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年近80岁的魏善民老人,一辈子守护着焦桐。他无数次见过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汇聚到焦桐树下,又四散开去……
魏善民:我现在身体还行,身体要是不行,准备交给我三儿子,让他继续照看好焦桐。
魏彦起:我父亲说,这是焦书记在兰考撇了最后一个根给兰考。不管刮风下雨咱都得来,这棵树就是焦书记的灵魂,守好焦桐,守好焦书记的精神。
记者手记
我是记者郭鹏。绿草、鲜花围拢着焦桐园的这棵泡桐树,各地的干部、兰考百姓往来于焦桐树前,把石板磨得发亮。四周的泡桐苗钻天一样地卯着劲儿地向上生长。在兰考采访的那些天,当地人会用这样四个字来称呼焦裕禄——“俺焦书记”。在兰考人的世界里,这四个字总饱含着特殊的情愫。475天,焦裕禄在兰考的日子很短、很短;把热血融进此山此水此地,我知道焦裕禄在兰考的生命很长、很长……
编辑:黄坤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