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航大会后 真情讲述大学生志愿服务背后的故事

21.10.2015  11:46

 大会结束后的合影

高峰

  “您好,将票在这里刷一下就行了!”听说通航大会的飞行表演很精彩,来自宝鸡法士特厂的徐斌奇和朋友们10月17日一大早专程开车来到西安阎良航空基地内府机场,一进门就受到大学生志愿者郝耿耿的热情接待。虽然对地理位置不是很熟悉,但徐先生发现整个机场,有很多像郝耿耿一样身着白色T恤的大学生志愿者,在为参观的外地客人进行着耐心讲解,和热心服务。

  据了解,从10月17至19日,此次通航大会的飞行表演期间,来自西安航空学院有近90名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于大会的主要出入口、器材展览、贵宾接待和餐饮服务等工作。“虽然辛苦,但是做志愿服务很充实快乐!

   每天在来回路上的大巴车上累得就睡着了

  早上5点多起床,6点左右在校门口集合,8点前到达蒲城内府机场开始志愿服务,一直到下午4点,再坐车回到学校就是近7点了。通航大会期间,交通运输专业大二学生王曦的作息时间就是这样的,由于每天的工作量很大,这个20岁的小伙子在来回路上的大巴车上和很多同学一样每次都睡着了。

  王曦的工作是在地面特展区进行志愿服务,由于很多游客所持的参观票进入特展区需要补差价,王曦需要对游客反复解释如何才能进入展区。“您好,这里是特展区,需要换票才能进入。”一句相同的话,面对不同的游客,艳阳下工作的王曦需要微笑着开启“复读机“模式”。

  为了少上厕所就得避免多喝水,从早上8点一直站着工作到中午12点,很多外地游客还不断赶到,王曦没有时间去吃午饭,一直到下午2点钟,有志愿者替岗,他才去就餐区匆匆吃了盒饭,前后用去不到10分钟,就回到岗位上继续开始工作,这一工作就到下午4点了。

   汗水浸过的衣服粘在身上很难脱下来

  为了每天能按时起床,交通运输专业大二学生高峰给自己的手机从5点开始定了3个闹铃。

  早上6:30从学校出发的时候,他选择坐在第一排位置上,虽然很困但是不能睡,因为他要负责给司机指路。“车是电瓶车,司机每天都换,万一走错路就麻烦了!

  8点钟到达机场,高峰的工作也就开始了,他属于机动人员,因为没有固定的岗位,哪里有空缺就补哪里,所以检票口、通航知识角、饮水发放处、航空涂鸦墙等……高峰跑前跑后,只要接到电话就迅速赶到服务处替换同学。

  10月早晚温差大,工作到中午的时候,高峰已经感觉很热了,才想起来早上出门还穿着保暖内衣,抽空在卫生间,高峰为了脱这件由于浸满汗水粘在身上的内衣,很是费了半天功夫,“我买的尺码也比较小。”小伙子笑起来特别阳光。

  下午6点半回来学校,7点钟要上党课,高峰也没吃饭就赶紧去上党课。8点半党课结束,食堂也没饭了,他就在超市买了一包方便面和2面包,“当时吃完好像都没没任何感觉。

  9点钟,高峰开始清洗自己的白色志愿者T恤,只是怕第二天干不了,他只是把领口处满是汗水浸过的污渍洗了洗。之后倒在床上就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