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层之下,是乡亲们的重托”——走近陇县民兵女子防雹高炮连

01.08.2021  10:13

  

  陇县民兵女子防雹高连的女民兵们在训练。

  “炮后集合!

  随着陇县民兵女子防雹高炮连石岭炮点班长卢丽丽下达指令,姑娘们迅速就位,转动方向机,拆除限制器,打平炮身管……

  像这样的操练,陇县12个炮点每天都会开展几次。

  因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冷热强气流的交汇点,陇县自古多冰雹,年均降冰雹16次以上,最多高达37次,严重威胁当地农业生产。1974年5月,陇县人武部与气象局决定成立防雹连,农忙时节男劳力脱不开身,于是,首批48名平均年龄只有17岁的女民兵扛着被褥上了山。

  陇州女子多坚韧。47年来,全县先后有1150余名女民兵走上高山,她们刻苦训练,用责任和奉献搏击雷雨、驱除“雹魔”,累计发射炮弹12万余发,击溃冰雹2000余次,减少灾害损失50.8亿元。

  心里装着乡亲,再苦都不怕

  增雨雪、防雹、消雨,女民兵们与恶劣气候抗争,乡亲们称她们为“女子管天兵”。

  这些“管天”的女子其实并不特殊,她们大多朴实无华,换下迷彩服后,就是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大多不太健谈。

  两次入连,已在炮点10余年的卢丽丽告诉记者,刚去炮点看别人作业时,巨大的炮击声“”进她的耳朵,吓得她连连后退。

  耳鸣伴随着噩梦,之后的几个夜里,卢丽丽都没睡好。

  伴随着的,还有恶劣的环境。12个炮点周围都是荒山。“曾经有野狼深夜在炮点的墙外嚎叫,有时一觉醒来蛇就在鞋子跟前,山风带着奇怪的哨音,让人不寒而栗。”陇县民兵女子防雹高炮连连长韦烈芳说,“再害怕,大家总能咬牙克服。

  有人说,大好的青春去炮点,到底图啥?

  “我们都是山里长大的娃,知道庄稼是村里人的命根子,都不去炮点,如果雹子下来,全村人咋活?家里人咋办?”卢丽丽替姐妹们说了心里话,“云层之下,是乡亲们的重托。

  心里装着乡亲,所以才留得那么死心塌地。女民兵杨转娥因年龄退出陇县民兵女子防雹高炮连后,主动把两个女儿送到炮点上;继嫂子担任炮点班长后,1996年出生的双胞胎姐妹花唐风琴、唐风艳,在2019年成为了炮点的新成员……

  也有抹眼泪的时候

  虽然每月有轮休假,但马家山炮点的宋丽超,来陇县民兵女子防雹高炮连3年几乎没请过假。偶尔有事回去,也是来去匆匆。

  一看见妈妈,5岁的女儿立马拉住宋丽超的衣服,抱住她的腿,生怕她又突然离开。 宋丽超赶紧把女儿抱给公公婆婆,头也不回地赶去炮点。

  夜里闲下来,翻看手机里女儿的视频,宋丽超笑着笑着,就哭了。

  小家难顾,只为大家。女民兵们一次次打散雹云,乡亲们夸她们是“庄稼守护神”。

  但也有没防住的时候。马家山炮点班长崔天玲回忆,7月19日,狂风大作,在马家山炮点上空,红黑色的云不断翻滚着。“恶云伴黄风,冰雹来势猛。”这是女民兵们多年总结的经验。

  所有人的神经都紧张起来,做好准备,等待作业命令。这次,因要确保通航安全,作业时间没有申请到,姑娘们只能无奈地看着雹子打在庄稼地里。

  雨水从四面八方袭来,指甲盖大小的雹子打在身上。崔天玲说,比起身上的疼痛,她们的心里更难受。

  大雨过后,母亲打来电话,提到村上几百亩的果树和烤烟被雹子砸了,崔天玲再也控制不住眼角的泪水,抱着姐妹们痛哭起来。

  但难受过后,姑娘们抹去眼泪,又开始了紧张训练。

  一定要种上花

  张家山炮点的院子里,火炮和火箭架边上,一簇簇凤仙花与非洲菊开得绚烂,形成强烈对比。

  姑娘们天生热爱美丽的事物。“用花花草草点缀炮点,是女民兵的传统。”张家山炮点班长杨亚娟说。

  时间推移到1979年,担任河北镇岐家塬炮点班长的兰俊秀与姐妹们将鲜花种满院子。“那时候大家住的都是盖着茅草的土房子,用弹药箱铺上木板当床,吃的是杂粮和野菜,自己用镐子挖平训练场,修造炮台。”兰俊秀说,“是那五彩的花朵与天边的晚霞,给大家清苦、单调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

  如今,炮点的房子翻了新、通了电,有了电热水器、电视机。在张家山炮点,女民兵们每日6时准时起床,集合训练,吃完早餐后,她们会抽时间化化妆。“基本上用10分钟时间化妆,然后能高兴一整天。”杨亚娟笑着说,平时作训会涂防晒霜,晚上睡觉前,大家还会敷一片面膜。

  这样的“精致”是短暂的。

  任务来临时,姑娘们迎着风雨,几分钟作业时间里,她们将几十发甚至上百发炮弹打向云层。迎面来的雨为她们强制“卸了妆”,高炮身管上的机油夹杂着泥土与火药残渣,将她们的脸“”得黢黑。

  完成一组作业之后,雹云成功被打散。“黑脸”的姑娘们笑了,此时,“”这个字眼在她们身上,有了不一样的诠释。

  7月29日下午,记者即将离开陇县时,北部山区起了风,天上逐渐形成厚厚的云块,炮点的姑娘们知道,又到了与“雹魔”战斗的时候了……(记者 孙鹏 文/图)

编辑:刘伟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