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夜市摊点监管难 摊贩多为待业青年下岗工人
7月29日报道了对铜川新区夜市的调查,引起铜川市新区城建监察大队的重视。该大队负责人表示,新区夜市监管难是现实问题,今后将从加强监管、满足就业需求和规范市场等角度统筹解决。
华商报记者再次走访发现,夜市摊贩多为待业青年、下岗工人与周边农户,而新区现有的规范化市场并不能容纳下这些摊贩。
夜市摊点每天有收入总比没工作好
8月5日下午,华商报记者在新区时代广场附近走访调查,道路两旁是摆满了各种商品的摊位,而摊位的经营者年轻人居多。他们为什么要选择摆地摊呢?一名卖衣物的杨姓摊贩坦言,目前没有工作,新区的工作也比较难找,所以就在西安批发一些小商品摆摊。“每天都要提早抢占摊位点,从下午6点到晚上10点多,可以保证至少每天150元左右的收入,总比没有工作好。”
华商报记者经对一些摊位逐一询问,发现大部分的摊贩为铜川本地人且都没有稳定工作,多为待业青年、下岗工人与周边农户。“地被征了,又没有工作,这点小生意是唯一的收入。”一名卖烤玉米的师傅说,他是附近村民,烤玉米卖4元一个,生意好时一天能卖约200元。
市场现状规范市场摊位“僧多粥少”
新时代广场、长丰市场是新区较为规范化的市场,每至黄昏,这里都是聚满了各种小吃摊点,市场内的摊位已将市场主干道围得水泄不通,导致一些摊贩没有理想的位置,便将摊点扩展至市场外。“我们每月都要给市场物业缴纳600元的场地费,主要是长丰市场人流量较多,为了保证收入,交摊位费也无所谓了,如果摆到新区其他地方,会直接影响到收入。”一名市场外的摊贩说。
据了解,新区较为规范化的市场仅有3个,长丰市场、裕丰园菜市场和朝阳便民服务点。而这三个市场目前已无法满足不断增加的摊贩数量,导致一些摊贩在路边、街边“占地”摆摊。华商报记者调查还发现,今年夏季,许多饭店、餐馆也加入到了夜市的竞争,他们在店外的路边摆上桌椅、支起烧烤工具揽客,吸引了不少人品尝。
夜市便利了市民,解决了部分弱势群体再就业,满足了低收入群体需求,为城市小摊贩及流动就业者提供了一定的生存空间。夜市是留是限,已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执法监管限制流动摊点经营地点
“目前新区摊点逐日增长,这些摊点流动强,将他们劝离,他们还会去别的地方,玩起躲猫猫。加上执法人员有限,目前大队共52名人员,日常需应对规划、环保、土地、城建、工商等部门的职能,人少工作量大,很难全面监管夜市摊点。”铜川市新区城建监察大队一李姓负责人介绍,目前新区夜市监管难,并不单单取决于监管与执法,还需要从新区规范市场数量、就业需求、加强监管质量等角度来完善。
华商报记者了解,目前,铜川市新区城建监察大队已对长丰市场、时代广场等人流量较大的区域加强了执法监管力度,增加了值守巡查人员,对一些小区的夜市经营地段加强了巡查频次,夜间值班时间也由原来的18:00~21:30延长至22:00,并安排专人清扫。另外,该大队对流动摊点的经营时间与地点进行了限制,并统一要求夜市经营与流动摊点规范化,以保证环境卫生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