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涌长三角】科创驱动 上海引领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科技创新资源丰富,目前正形成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代表的产业集群,科创驱动力日益凸显。9月27日,“潮涌长三角·共建进行时”主题网络传播活动采访团来到上海,深入走访上海各区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方面的探求和成就。
松江区G60科创走廊展馆。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魏敏 摄
升级3.0版 G60科创走廊实现“三级跳”
G60科创走廊沿线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依托交通大通道,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的共同努力下,G60科创走廊着力“五个聚焦、五个一体化”,全力打造科创驱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示范走廊。在G60科创走廊展示馆,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看到,展区一角,一台机器人正在写毛笔字,一笔一划、一气呵成写下“智造自动化装备……”据介绍,这台机器人的关节部位、腰部分别使用了不同规格的减速器,以往这些减速器都依赖从日本进口,现在可以自主生产,市场占有率超过50%,国产减速器也让机器人制造成本压缩了近30%。
据介绍,这里集聚了1682家头部企业和重点高校科研院所,推进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原创性和自主可控性的全球先进集成电路300毫米、450毫米单晶硅晶体生长系统、量子通讯等重大科创成果持续涌现,不断实现“卡脖子”领域新突破。
从2016年初松江发起并率先启动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建设起,G60科创走廊经历了从1.0版到如今3.0升级版的“三级跳”。
从松江区的发展战略到覆盖长三角三省一市九城市的跨区域发展再到升级成为《规划纲要》明确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G60科创走廊正努力打造成为长三角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引领示范区重要引擎,聚焦度、显示度、贡献度显著提高,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不断增强。
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展厅。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魏敏 摄
弥补“中国芯”短板 打造全国传感器产业高地
传感器是卫星雷达、航空航天、医疗器械、汽车、手机等几乎所有智能硬件的关键部分,有很多方面的应用属于高精尖范畴,更有相当部分应用于国防领域。
位于嘉定区的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作为上海市集成电路产业“一体两翼”布局中的“一翼”,于2019年12月24日启动。当时即有32家企业签约入驻,总投资额248亿元。其目标是弥补智能传感器“中国芯”短板,聚焦智能硬件、智能驾驶、智能机器人、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应用领域,发展基于MEMS半导体工艺,涵盖力、光、声、热、磁、环境等类目的智能传感器产业。
产业园董事长雷文龙表示,预计园区2020年智能传感器的工业总产值是120亿元,营业收入达到了612亿元,总体上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呈现了稳健发展的态势。“目前园区引进了10多家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特别是第三代激光雷达,包括图像传感器,人工智能、物联网芯片。”
据了解,目前该智能传感器芯片产业集群年产值430亿左右,计划到2025年,嘉定区以智能传感器芯片为核心的智能硬件相关产业产值将突破千亿元,使其成为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的传感器及智能硬件产业高地。
上海南翔精准医学产业园。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魏敏 摄
协同创新 在多个细分领域填补国际国内空白
任何科技成果产业转化,都是为了推动科技红利真正惠及百姓,为此上海(南翔)精准医学产业园努力构建产业生态圈与创新生态链,积极打造全球精准医学产业化高地,力争代表上海和中国参与全球在精准医学领域的竞争。
据该产业园副总裁秦晓瑞介绍,目前园区发展势头很强劲,产业园自2018年底开园以来,围绕精准诊断、精准治疗、精准康复、精准预防四大核心领域,积极建设创新平台载体,先后吸引了云检医学、志诺维思、金匙医学等近百家优质项目落地发展,推动300余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在园区创新创业。
当前,南翔精准医学产业已形成集约创新和协同创新优势,在细分产业多个领域填补国际国内空白。
秦晓瑞表示,与其他类似产业园相比,上海(南翔)精准医学产业园有三个优势:第一,产业园有复旦背景,而复旦有大量的医院,很多精准医疗方案需要用到医院资源;第二,产业园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尤其是花大力气搭建了高通量基因测序平台和第三方医学检验平台;第三,有产业基金筛选项目机制。专业的基金可以帮助筛选好的“种子”,例如首批入驻产业园的复诺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肿瘤免疫创新药物研发,两年前仅仅是个获得PRE-A轮的小公司,现在已经发展成类似独角兽的项目,并且刚刚完成了6000多万美元的C轮融资,得到了全球资金的认可。
一体化是区域发展的最高形态。在创新产业体系方面,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进入了全面提速全面提质的新阶段,对科技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近两年里,上海已经展示出在改革、开放创新上的开路先锋、示范引领作用。
编辑:赵鹏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