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号运输货物11万吨 为陕西对外开放插上翅膀
火车取代骆驼,铁路穿越天山、大漠,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出新的活力。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城市,随着“长安号”、“西安港”、“口岸”、“跨境电商”等相继出现,西安再次站在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
由华商报社联合政府及相关机构主办、和记黄埔地产(西安)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一届陕西一带一路·创新评选”活动正在进行,很多企业已经感受到了一带一路带来的利好,正借助这一绝佳契机,不断深化拓展国际交流合作。
“长安号”已累计运输货物总重达11万吨
“我们的货物主要去向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在搭上‘长安号’之后,我们的客户群不断扩大,这主要得益于运输时间缩短了近一半。客户满意度大幅提升,公司和‘长安号’的知名度、影响力也不断扩大。”中外运空运发展股份西北公司总经理宋新梅说。
据最新统计资料显示,2013年11月28日-2015年5月23日,中亚班列“长安号”共开行85班计4200车,累计运输货物总重达11万吨,出口总值约1.7亿美元。货物目的地遍布哈萨克斯坦等中亚5国的44个城市和站点。班列从新筑站发车,抵达阿拉山口仅需76小时,运抵阿拉木图只需6天,单程线路3860公里。
“长安号”的开通,也为陕西企业插上了翅膀,“陕西产”登上“长安号”,可以直达中亚、欧洲,同样,西方的商品也能快速到达西安,进而分发到全国,甚至东亚的韩国日本。
“我们不沿江,不靠海”,西安市副市长、国际港务区党工委书记韩松说,“但我们要把‘港口’搬到西安来。”他解释说,“把港口搬到西安”,是指把港口的功能内移到西安来,“通过建立综合保税区,以及公路、铁路的集散枢纽等,拓展货物进出内陆的通道,变内陆区位劣势为区位优势”,实现“港口内移、就地办单、海铁联运、无缝对接”的通关目标。
“西安港”有自己鲜明的特性,依托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西安公路港和西安综保区聚合形成“港口功能”,推动内陆地区实现“通江达海”的通关目标。
2014年10月29日,西安一类陆路(铁路)对外开放口岸获批,使西安成为我国西部内陆地区第三个获批对外开放的铁路口岸。给货物在“西安港”的直进直出奠定了基础。
据悉,陕西是制造业大省,制造业的原材料及产品进出口业务量很大。在西安铁路口岸获批前,省内不少货物需从上海、天津、青岛等沿海港口转关进出,耗时长、成本高、风险大。铁路口岸的获批,将大大降低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的各类成本,改善西安进出口货物通关现状。
在铁路口岸获批的基础上,2014年11月18日,国家质检总局同意陕西省在西安国际港务区内筹建进口肉类指定口岸,这将把优质的进口肉类快速送到西安。目前,西安国际港务区还正在积极申报进口粮食指定口岸,并启动了整车进口指定口岸的前期工作。
跨境电商平台让商品出口更便捷
“有了跨境商务平台,孩子再不愁在国外买不到家乡的特色产品了。”西安市民刘女士的儿子小张在英国留学,但以前只能借每次回家或家人探亲的机会,大包小包地带家乡特色产品。现在西安跨境电商平台上线,给包括小张在内的众多留学生带来了福音。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国家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通俗来讲,就是消费者可以通过网上平台,直接向国外商家购买进口产品;国内企业亦可向国外消费者出口商品。
自西安跨境业务开展以来,国内外众多电商蜂拥而至,西安综合保税区迅速聚集了一批电商、信息平台公司、支付和物流体系机构。目前已有阿里巴巴、京东、国美电器、西安创海国际、爱特在线、海淘天堂、源祥电子、经居网络、北京银河在线、纽西兰之窗、西游列国等30家从事进出口的电商企业入住西安综合保税区,6家国内知名支付机构和多家物流承运机构开展了跨境的服务,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华商报记者 王卫平
编辑:白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