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说书逢节受捧:借民俗“热”焕新生
(新春见闻)陕北说书逢节受捧:借民俗“热”焕新生
中新社陕西安塞2月18日电 题:陕北说书逢节受捧:借民俗“热”焕新生
中新社记者 高庆国 阿琳娜
“对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视,使演出机会增加,队伍中也不断有‘新鲜血液’加入,陕北说书焕发了新生。”18日,中国农历大年初三,陕北说书艺人曹兆富动身前往外地演出。过去一年,他几乎每天都在演出或排练,逢年过节更是忙碌。
资料图:陕北说书在庙会上上演。张远 摄
陕北说书是陕北地区的传统曲艺说书形式,流行于陕西北部延安、榆林等地。其表演形式通常是艺人采用陕北方言,手持三弦自弹自唱、说唱相间叙述故事。2006年,陕北说书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年味正浓,陕西安塞的大街上挂满了红灯笼。随着民众对传统年味的追求和对传统民俗文化的渴望,从事陕北说书、安塞腰鼓、陕北秧歌等传统民俗文化表演的艺人也格外忙碌。
今年55岁的曹兆富告诉记者,他24岁时自学陕北说书,从过去的民间乡下说书,到现在站上大舞台、开设培训班,也经历过陕北说书的低迷期。最困难时,从事说书的艺人几乎都是边务工边说书,以贴补家用。因为挣钱少,也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习,一度面临人才凋零等问题。
近年来,当地官方对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视和众多观众的回归,使陕北说书焕发了新生。据了解,陕北说书已进入安塞的小学曲艺课堂,说书艺人定期会去教学。此外,曲艺培训也成为当地扶贫方式之一。在安塞区政府的支持下,曹兆富成立了贫困家庭成员陕北说书培训基地。
“现在除了演出传统剧目外,也会以说书的形式讲述陕北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等,观众的接受度很高。”曹兆富说,物质生活的富足让民众有了更多的闲情雅致听书,观众的回归和认可也带动了这门艺术的繁盛。
“90后”邵艳霞从小就喜欢听陕北说书,她从2015年开始学习陕北说书。在她看来,陕北说书这门传统艺术描绘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方式很生动,如今很多地方、很多场合都可以听到,年轻观众也越来越多,愿意学习陕北说书的年轻人也在增加。
“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加入到陕北说书的队伍当中,也有大学生愿意和我学。”曹兆富说,他的演出团队有20多人,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9岁。他的学生从八九岁到五十多岁都有,近些年学生逐渐呈年轻化。
“对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视让我们的演出舞台更大、更广了,年轻人的加入让我们这门手艺有了传承。”曹兆富说,这些年他也曾赴海外演出,让这门艺术走出去,希望有更多的人通过这门艺术了解陕北的风土人情。(完)
【编辑:阿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