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历博新馆建设工作正在推进中 将打造“国家祠堂”

29.07.2018  10:41

  陕历博举行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座谈会

  西部网讯(记者秦怡)“未来,我们将对博物馆进行扩建,或者另择新址建设一个新的陕历博。”陕西历史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强跃在7月28日该馆举办的“回顾·见证·展望——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座谈会”上透露。

  专家考证陕历博前身或可追溯到清末

  历史:陕历博前身或可追溯到清末

  在座谈会上,《陕西博物馆百年史》的作者,西安半坡博物馆馆长张礼智,以《陕西历史博物馆正源》为题,首先追溯了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历史。他结合自己的研究,认为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诞生,要比新馆建成开放的1991年早很多年,可以上溯到清末的劝工陈列所。

  张礼智引用《关中通志稿》的记载,称宣统初(1909年)陕西地方政府“购民房三院,用银二千九百两”,在今天南院门西安市委老机关大院东侧修建了劝工陈列所。因为收藏有文物藏品,且对外开放,所以张礼智认为它已经具有博物馆的性质了,可以视为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正源。

  1949年新中国建立,陕西历史博物馆也从劝工陈列所搬到了孔庙(今天的碑林博物馆)。在两次陪同外宾参观后,周总理指出“陕西的历史遗存丰富、文物很多,但是地方太小,光线太暗,适当的时候应该建一个新的博物馆,馆址可选在大雁塔附近。

  毕竟当时正处于文革时期,所以总理的遗愿指导改革开放后才成为现实。 1978年3月,原国家计委批复了陕西省革命委员会呈报国务院《关于新建陕西省博物馆的请示报告》,同时拨下建馆专款,标志陕西历史博物的筹建工作正式开始。而这一年,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元年。

  40年来,作为改革开放的直接产物和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引领了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方向,在馆舍建设,免费开放、央地共建、藏品管理、文保科技、精品陈列、社会教育、智慧传播、市场引入、公众服务、文创产业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助推了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快速发展。

  陕历博前排起的长龙,长期超负荷运转的博物馆,急需建设一座新馆来容纳激增的游客人数。

  未来:新馆建设工作正在进行中

  作为改革开放后新建的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博物馆,新建成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当时无论在建筑功能、陈列展示还是文物收藏保护技术和设施等方面,均代表了当时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最高水平。

  尤其是2008年陕西历史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之后,参观人数逐年攀升,由免费开放前的每年80余万人次,上升到270余万人次,是全国免费开放博物馆中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这也使得一些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博物馆日接待量已远远超过了最初设计的4000人的限额,在近日的暑期旅游旺季,甚至达到了日12000人的接待量。博物馆长期超负荷的运转,不仅降低了游客的观展体验,也制约了陕历博追赶超越的步伐。

  据强跃透露,新馆建设工作正在进行中,按照规划未来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将被打造成为代表中国形象的“国家会客厅”和展示中华文明的“国家祠堂”。对于公众关注的选址问题,强跃表示有关部门正在论证中,但不管选址在哪里,对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甚至陕西的博物馆事业而言,都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他希望能够搭乘博物馆改扩建的东风,用发展来破解当前博物馆所面临的困局,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加快陕西历史博物馆向“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博物馆迈进的步伐。

编辑:韩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