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也是经济转型大阵地 ——从2015陕西创业新动向说起
2015年3月26日《陕西日报》第16版
本报记者 李艳 实习生 张森韬 通讯员 胡志峰
申建广是西安交大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2011级博士生,目前,他创办的“西安爽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已在西安开了5家社区店,为滞销的优质果品打开了一条直通市民餐桌的“绿色通道”。
从家乡河北鸭梨的滞销到西安市民买鸭梨的高价,申建广一个念头,谋出了自己的创业天地,不仅如此,还解决了20余人的就业。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出现在李克强总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创业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对于我省来讲,创业不仅带动了就业,更是我省经济转型和发展的强大引擎。据统计,继2013年全省中小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过半后,去年,中小企业增加值占比再次过半。
可以说,作为西部能源大省,在煤炭、石油等能源价格走低的不利因素下,去年我省经济之所以居全国第一方阵,离不开像申建广一样成千上万的“创客”,正是这些中小企业的巨大推动力,为我省转方式、调结构,全力打造经济升级版提供了重要支撑。
A 新型创业引领产业升级
春日里,前所未有的创业热潮在西安交大涌动。通过线上线下平台让新鲜果蔬从田间地头直达用户手中的“爽吧果园”、西北最大网络订餐平台“飞饭”、风靡北京的“西少爷”肉夹馍、基于射频识别的威标物品防盗管理产品……据统计,目前,该校大学生成功创业的项目达30余个。
“创业要有科技范儿”,西安交大党委副书记宫辉说,他们学生的创业,始终是和科技研发、技术进步结合在一起的,大多数学生都具有独有技术。
“创客、双引擎、互联网+”等成了今年创业领域中的热词,也成为我省创业发展的新方向。
“过去,我们的创业人群以下岗失业人员为主,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餐饮服务、生产加工及种植、养殖等传统产业。而现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加入,创业也开始向信息化、新技术、新兴服务业转变”,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申请入驻陕西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30多个项目中,50%以上都是和互联网及电商有关的。而且,创业者的学历也越来越高。据统计,目前入驻的企业中,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能占到近50%。
西安蓝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去年3月,是一家致力于射频技术的物品防盗管理产品。作为企业的创始人,西安交大自动化专业研究生陈仕韬告诉记者,公司研发出的一代产品,主要是威标读卡器和人物信息匹配。后来,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他们开发出了手机APP实时物品出入管理。再后来,又增加了GPS跟踪定位等功能。去年10月,第三代产品研发成功,立即吸引了天使基金,融资后,股本规模将达200万元。
除了蓝瑟科技这样的新兴企业,传统行业的创业者也开始转型,挺进“互联网+”等新领域。
1994年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原冶院)毕业后,杨慧荣先就业后创业,与朋友开过装修公司,后来她又投资过酒店、开办过茶秀。2013年,再次创业的她,创立了西安亮点网络,公司主打APP金牌管家,建立了以物业服务为基础的社区O2O网络平台,让业主与物业公司的沟通更加方便快捷,解决了业主与物业公司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目前,公司的这一产品已拥有了七八十家客户。
杨慧荣说,和上世纪90年代末的创业不同,在生活和互联网已融为一体的当下,要想成功创业,必须运用互联网,让传统行业升级换代。
B 政府扶持更青睐创新型企业
3月18日,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来到西安交大,与学校在大学生创业工作方面进行了对接,按照双方的商讨,将以交大雄厚的科研实力为依托,联手打造市场化的“高新技术创业项目库”。
在传统基础产业都十分完备的情况下,科技型企业,是我省未来经济转型的巨大推动力。
省委书记赵正永在《把发展牢牢抓在手上》一文中指出,客观审视,陕西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产业层次不高、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能源化工;产业集群规模较小,龙头企业带动性差,产业链不完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生产力布局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新常态下提质增效升级的任务十分艰巨。
为此,今年,省人社厅决定在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的创建中,重点扶持交大做全省的“高新技术创业项目库”。借助西安交大的智力、人才优势,打造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高新技术创业项目库、创业项目集散地和“产学研”综合平台,吸引各类市场主体参与进来,培养出一大批大学生市场主体领跑者。
同时,省科技厅、财政厅也专门列出了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优先支持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资源与环境、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农业、新能源汽车及高技术服务业等领域的技术产业化。对创业初期、商业性资金进入尚不具备条件、需要由政府扶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微型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给予最高30万元的资金资助。
大学毕业生是科技型创业企业的主要人群。据西安交大的一项统计,去年,在全校8000名毕业生中,留在西安本地工作的学生达80%。
作为教育大省,在我省每年30万人左右的高校毕业生中,外省籍学生占到了30%以上。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陕西对外地学生的吸引力增强,有越来越多的外省籍学生想要留在陕西创业。可是,因为户口问题,他们享受不到我省多项创业优惠政策,尤其是无法申请到小额担保贷款。
“英雄不问出处”,一定要打破这个创业壁垒。今年,在省人社厅的工作计划中,决定通过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担保来解决这一难题。
按照计划,只要是入驻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的大学生,不管户籍在哪儿,具备创业条件的,都可以让基地给其做担保,从而申请到8-1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
C 让创业环境更加开放
尽管在新常态下,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但是,我省“十佳创业导师”穆怀宇仍旧看好陕西的创业市场:全国的闲钱、热钱多,现在,我们并不缺钱,只是缺好的项目和好的商业模式。
作为清华大学毕业又在德国留学多年的海归人才,穆怀宇说,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最强大的助推力。以德国为例,中小企业被视为德国经济的支柱,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数目的80%以上。相比于国外,我们巨大的市场和尚不完善的服务业,为中小企业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尤其在陕西,现代服务业还大有文章可做。
省统计局调查表明,陕西的服务业占比靠后,根据2013年的数据,陕西第三产业占比为35%,排在全国第28位,甚至比不过一些西部省份。
那么,我省的创业环境如何?对此,穆怀宇举了个例子。2011年,自己在西安创业时第一个办公室的月租金为28元/平方米,而同样在当年,他在北京宣武区租用了一间办公室,还不是CBD中央商务区,一天的租金达到了54元/平方米,算下来,北京的月房租是西安的50多倍。因此,从创业的资金投入上来说,西安要优于北京。但是,他也认为,陕西的软件,即对创业的服务上,还与发达省份有着很大的差距。
“我们要转变观念,再转变观念”,作为提供创业服务的政府部门,从去年至今,省人社厅一直强调角色的转换。
省人社厅厅长翟四虎表示,过去,在创业促就业工作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经常处理不好,导致政策措施浮在面上,出现“两张皮”现象。去年,我省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创新理念、载体、机制和担当能力,政府工作人员转换角色,眼睛向下,主动和市场对接。
目前,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已经成为我省破解创业带动就业难题的主要依据和内生动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角已经吹响,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在国家‘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部署下,我们唯有开放再开放,才能做到追赶和超越”,穆怀宇充满信心地说,正是因为看好陕西的创业环境,目前,他的德恩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正在策划一个项目,就是依托陕西优势的光电信息产业,打造一个“众创空间”,吸引从Idea(想法)产生一直到成品出品的创业企业加入,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打造陕西创新创业的新亮点。
陕西创新创业的春天已经到来。去年,我省创业对新增就业的贡献率达到45%以上。我们相信,三秦大地上会有更多的人通过创业“破茧成蝶”,实现人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