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陕西小品《卖画》反映户县农民画创作难题
春晚语言类节目在央视9号演播厅三审,《卖画》的背景为户县农民画
央视春晚这两年一直喊着“开门办春晚”甚至“拆门办春晚”,但是近年来,似乎陕西本土创作的喜剧以及陕籍笑星在央视春晚舞台上踪迹难寻。
今年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中,有一个陕西班底的节目颇受导演组重视,那就是唯一的农村题材小品《卖画》。春晚联排之际,华商报记者专访到《卖画》的编剧——陕西省喜剧表演协会会长袁红,她透露,《卖画》的剧本反映了户县农民画创作的难题,手绘作品受到了工业化流水线的冲击。
小品《卖画》关注现实,流水线生产冲击画家创作
户县农民画这个名称,可能对很多陕西 本地 的年轻人来讲,也不算太熟悉,但其实我们在街头张贴的公益广告中经常能看到户县农民画,它兼具抽象与写实,画面鲜艳质朴,题材来源于生活,比如打谷场、晒麦场、丰收时节等等,有喜庆感,具有汉族民风民俗。
不过,小品《卖画》不仅给户县农民画做了个大广告,同时还表现了农民画画家创作的瓶颈,“农民画创作并不简单,农村可用的创作素材有限,也需要画家去找灵感,而且还不能雷同,既要对传统农民画有继承,也要有新时代元素。但是现在大多数农民画都已经不是手绘的了,为了挣钱走上了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路子。”袁红有些激动地说:“这其实是在毁掉这门艺术,让农民画逐渐失去鉴赏和收藏的价值。我们小品就是从这里切入的。”
袁红回忆,在户县采风过程中,他们到过农民画画家的家里和工作室,想感受一下创作过程到底是怎样的,“一位女农民画画家非常喜欢绘画,她的作品已经在国际上拿过奖了,但是老公还在打工养家,儿子在一个学校的食堂里卖餐食。我好奇她为什么不靠卖画补贴家用,她说凭画画已经维持不了生计了。外地游客来 陕西 旅游,很多买到的画都是市面上作坊式生产出来的印刷农民画,很少有人会找到坚持手绘的作者家里去买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