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商简政放权 商事制度改革见成效
2014年开年,陕西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商事制度改革,推行注册登记便利化。两年来,陕西省工商局围绕商事制度改革主线,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改革红利惠及三秦。
据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王吉德介绍,2013年12月25日,省政府印发《关于改革工商登记制度促进市场主体发展的意见(试行)》,提出注册资本实缴改认缴,实行“先照后证”,年检改年报,放宽名称、住所和经营范围登记条件,下放企业登记权限等13项改革措施。2014年1月1日改革全面实施,各级政府和工商、发展改革委等相关职能部门把商事制度改革作为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重要任务认真予以落实,及时成立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制定改革实施办法,加强宣传培训,提升服务效能,有序推进了工商注册便利化。
据悉,2015年,在各级政府的主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的积极推动下,陕西省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积极推动“三证合一”改革(三证是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进一步放宽市场主体准入条件,简化企业注销程序,加快完善信用信息共享服务体系,认真开展企业公示信息抽查工作,开展失信约束和联合惩戒,以及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王局长说,商事制度改革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广大市场主体的期盼,减少了政府干预,降低了准入门槛和企业成本,释放了我省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带来了创业创新的勃勃生机。
据王局长介绍,商事制度改革一是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就2015年来说,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35.81万户,同比增长21.21%,在全国排第16位,比上年提升了2个位次。其中企业类市场主体9.20万户,同比增长10.78%。全省累计登记市场主体196.02万户,同比增长16.61%。
二是优化了产业结构。2015年全省新登记第一产业市场主体2.05万户,同比增长1.85%;第二产业市场主体2.47万户,同比增长13.13%;第三产业市场主体31.29万户,同比增长23.45%。2015年新增市场主体中,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制造业市场主体同比分别增长68.57%、29.98%、26.63%、19.38%和 25.87%。新兴服务业、制造业快速增长,产业转型效果明显。
三是促进了诚信体系建设。通过加强抽查检查,实施联合惩戒,增强了企业诚信经营意识。截至2015年底,法人信用数据库收录企业和非企业法人信用信息1400余万条,全省51万户企业和2200多家非企业法人的登记类信息已全部整合入库;自然人信用数据库已整合了全省140万个体工商户的登记类信息和所有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基本信息。2015年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和“信用陕西”网站日均查询量达到1万人次。
四是扩大了社会就业。去年,全省新登记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共吸纳就业人员88.58万人,同比增长16.90%。截至2015年底,全省私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累计吸纳就业人员483.53万人。
五是工商注册便利化步伐明显加快。现在登记一个企业的时间比过去大大缩短,特别是实行了“三证合一,一照一码”之后,改革了市场主体准入多个部门、多个证件、多个环节、多种材料的繁琐管理模式,提高了政府行政效能和社会运行效率,达到了市场主体和政府职能部门“双减负”的目标,“服务型”政府形象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群众认可。2015年,全省已发放“三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76353份。
王局长说,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放、管、服”三个重点,将商事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认真落实简政放权改革措施,积极探索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加大企业信用平台建设力度,积极推进事中事后监管措施落实,进一步强化部门协同监管,建立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衔接和联动机制。从单一部门、单一地区的监管执法方式向跨部门、跨地区的协同监管与综合执法转变,保障市场公平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