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近期在多领域获得佳绩

10.10.2014  11:57
            近日,陕西师范大学在多领域获得佳绩。             ——林乐昌教授获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国学成果奖”。 9月29日晚,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奖”在长沙千年学府岳麓书院现场揭晓。“全球华人国学奖”包括“国学终身成就奖”“国学成果奖”和“国学传播奖”三大奖项,该校教授林乐昌的著作《正蒙合校集释》(上下册,中华书局2012年版),获得了其中的“国学成果奖”。据悉,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奖的评选,有着极其严密、专业、公平、公开的规则机制。“国学终身成就奖”与“国学成果奖”候选人名单采用专家实名推荐,并由海内外专家共同组成的推选委员会遴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候选人进入入围名单。             ——博物馆获 多项 荣誉。 日前,继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之后,在海口召开的全国第十六次社科普及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该校博物馆又被评为“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并授牌。与此同时,该校博物馆在社科处的大力支持下,经过申报、专家评审及陕西省社科联党组审定等程序,被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评为“陕西省社科界优秀社科普及基地”并颁发了荣誉证书。             ——陕西 师范大学 出版总社《石头上的历史》登上“中国高校出版社书榜”。 光明日报》9月26日发布“中国高校出版社书榜”(2014年9月榜单),该校出版总社推荐的图书《石头上的历史——陕北汉画像石考察》成为上榜10种图书之一,这是继《中国特色与世界眼光》《中国民间泥彩塑集成·浚县泥咕咕卷》《叩访远古的村庄——石兴邦口述考古》《中华茶史·唐代卷》之后,出版总社第5本上榜图书。该书通过对汉画像石的解读,描画了古代陕北地区的历史和生活,展示了汉朝时期边陲地区的文明境况和风土人情,其丰富的汉画像石图片和详实的数据资料,为文物考古、历史文化、艺术史研究者提供了一札有份量的资料,具有一定的收藏和学术价值。                                                             (责任编辑:黄晓青)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