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陕西文化精彩回眸
1 陕西文艺界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11月30日在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文艺工作者要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对广大文艺工作者,习总书记提出四点希望:希望大家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希望大家坚持服务人民,用积极的文艺歌颂人民。希望大家勇于创新创造,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希望大家坚守艺术理想,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文艺战线面向未来的宣言书、集结号、动员令,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总纲领、指南针、路线图。
讲话发表后,全省文学艺术界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安排部署我省贯彻落实工作。陕西文艺界把此次讲话与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系列重要讲话联系起来学习、对照领会,着力掌握立场观点方法。切实肩负使命,紧贴时代步伐、用文艺唱响主旋律、激发精气神,以更强的担当为陕西追赶超越鼓与呼。以更实的作风推进改革,破解制约长远发展的瓶颈,努力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艺陕军再出发作出更多新贡献。
2 贯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理念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一个包括了社会主义文艺方向与道路、目的与方法、思想与内容的严密思想体系,是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必由之路。作为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柳青和路遥的故乡,陕西有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光荣而丰富的优秀文学传统,作为文化坐标和丰碑的柳青,是践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光辉典范,他前后在长安创作、生活18年,创作出了不朽巨著《创业史》等文学作品。陕西省作协主席贾平凹说:“柳青不仅仅是一个作家,他也没有把自己仅仅当成作家,他同时是一个农民,他与乡亲们忧乐与共、息息相关。柳青的精神,就是忠于人民、热爱人民、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深入实际,刻苦写作,这种精神必将为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所传承和弘扬。”
父老乡亲就在我们的身边,他们的喜怒哀乐、命运起伏,都会让文艺工作者牵挂和动情。陕西文艺界以柳青为榜样,贯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理念,田间地头、生产一线处处都有他们采风的身影。省文联举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陕西文艺家金秋延安行活动。省作协组织了陕西省作家采访永寿、淳化等活动。更多的优秀作家,正在创作着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精品力作。
3 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在陕成功举办
中国艺术节是我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文化艺术盛会,每三年举办一届。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由文化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于2016年10月15日至31日在陕西举行。本届艺术节以“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为办节宗旨,坚持“精品、惠民、节俭、可持续”的办节原则,充分体现国家级艺术水准、民族特色。
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由陕西省12个市共同举办,在延安举办开幕式,在西安举办闭幕式;在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延安、榆林、商洛、韩城等市举办“文华奖评奖活动”;在西安举办“群星奖评奖活动”“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和书法、摄影作品展览”“全国广场舞展演活动”“演艺产品交易会”,在咸阳举办“全国群众美术书法摄影优秀作品展”和“中国农民画精品展”;在全省各市举办“参演剧目展演活动”、在西安举办“全国民族器乐、民间乐种展演、全国舞蹈优秀节目展演”;在西安等地举办历届“群星奖获奖精品展演活动”。
借助承办十一艺节的契机,全省维修新建场馆近百个,十一艺节使用场馆51个,有力地推动了我省剧场和美术展馆建设,带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跃上新台阶。
4 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在西安开幕
9月19日至9月23日,为期5天的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开幕。本届电影节更加侧重反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色的电影和文化,来自57个国家及地区的320部展映影片在西安全市范围内25家院线、2所高校及500个流动放映点上映,展映总场次达1400余场。共有20万人参与观影。其中,56部影片分别在戛纳、柏林、威尼斯、奥斯卡、东京等国际知名电影节获奖及提名。此外,本届电影节还举行了主席论坛、电影教育与电影产业论坛、丝路电影合作论坛、VR论坛等数场电影论坛在西安相继举办,邀请了来自22个国家的170余位著名制片人、导演、编剧、影评人和知名专家学者等各抒高论。
本届电影节电影市场单元首设创投单元,共设“评委会大奖”“最佳剧本奖”以及“最具创意奖”三项大奖。来自国内外的200多位影视专业人士,参与了项目创投现场路演、颁奖以及项目洽谈活动。文化展演活动开展期间,话剧《甄嬛传》等6部文化精品剧目精彩上演,丝路星光跑、2016西安交响乐团大雁塔户外公演等文化惠民活动,参加人数突破10万人次,倾力呈现丝路起点城市西安的海纳百川的文化风貌。
作为“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的重点项目,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是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举措,已成为展示世界电影人至臻风华的“中国印记”,成为弘扬新时代丝路精神的“光辉符号”。
5 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成功举办
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是中国首个有关丝绸之路的常设国家级艺术节,同时也是中央批准的唯一可以设置国际级奖项的综合性国际艺术节,于9月7日至21日在西安举行。本届艺术节有来自60个‘一带一路’沿线关联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参与。承载着美好的期望和愿景,用艺术作为纽带,推动着丝路文化的持续发展与交流。
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9月9日至12日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届西部文博会参会规模和参展商远超往届,共有全国14个省、35个地市踊跃参展,规模和数量超过往届,出席嘉宾规格之高、人数之多均为历届之最,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文博会在保持展馆主题、内容连续性的基础上,精心培育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专题展区和行业平台。同时,在新业态的展示交易方面,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加突出“文化+”与“互联网+”互动融合,让传统文化产业与市场结合。在文化交流方面,紧扣“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充分挖掘西部瑰丽多彩的文化,发挥我省“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带动效应,是一届主题鲜明、内容丰富、高规格、高质量、国际化、专业化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盛会。
6 秦地留白忠实永生——各界送别陈忠实
我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忠实4月29日在西安逝世,陕西文坛一颗巨星陨落。陈忠实凭借长篇小说《白鹿原》获得我国长篇小说最高奖——茅盾文学奖。他的突然离去,震动了整个中国文坛。陕西各界群众数万人自发参加悼念活动,缅怀一代文学巨匠,掀起了一股“陈忠实”热。
陈忠实1942年生于西安灞桥区西蒋村,做过乡村小学、中学教师和区、乡干部20年,1982年调陕西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至今。迄今已出版《陈忠实小说自选集》三卷、《陈忠实文集》七卷等30余种作品集。其中小说《信任》获1979年全国短篇小说奖;《渭北高原,关于一个人的记忆》获1990-1991全国报告文学奖。其他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等。
1993年,51岁的陈忠实出版了成名之作《白鹿原》。据不完全统计,《白鹿原》迄今已发行逾500万册,在国内外读者中反响强烈,评论家认为,该作是一部渭河平原近现代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被改编成秦腔、话剧、舞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
陈忠实是一位拥有民族精神的杰出现实主义作家。这位从白鹿原走出的“文坛老农”,对农村和农民有着深刻的理解,这也构成了《白鹿原》创作的底色。
《白鹿原》每次被改编,大都会在读者间引燃一次《白鹿原》热。陈忠实说:“对作家而言,作品最终要与读者完成交流;对我而言,获得最广泛的读者喜爱,是高于任何奖项的安慰。”
7 春晚、中秋晚会在陕设分会场
除夕夜的古城西安,华灯璀璨,有600多年历史的南门瓮城里流光溢彩、熠熠生辉,举世瞩目的2016年央视猴年春节联欢晚会西安分会场就设在这里。
在央视春晚的直播中,西安分会场特别为观众献上了两个独特的节目,鼓乐表演《盛世鼓舞》和歌舞《丝绸之路》。著名舞蹈家黄豆豆领衔的鼓乐表演《盛世鼓舞》,把来自陕西户县刘南的锣鼓、韩城行鼓、榆林老腰鼓,以及户县的龙狮鼓等四种不同类别的鼓乐融为一体,数百面锣鼓发出的声响震撼大地,犹如雄狮发出的怒吼,将新时代陕西人民的豪迈热情与精、气、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备受海内外观众期待的2016年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在古城西安上演,位于大唐芙蓉园紫云楼北广场,以中国目前最大的仿唐建筑群紫云楼为观众席背景,在广场一侧的人工景观湖上搭建舞台。这是央视秋晚首次以水上舞台形式演出。舞台主体将通过一幅展开的中国传统画轴形象,将西安城墙和大明宫角楼等元素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实现台在水上、水在台中的梦幻效果,彰显“中秋长安月,清水出芙蓉”的意境和特色风貌。大量的灯光、激光等高科技手段,营造出一种穿越千年、贯通古今的浪漫,展示出古城西安亭台楼阁溢彩、廊桥水波辉映的迷人景致,打造一场绝美的“月光盛宴”,让观众真切感受到丝路起点西安浓郁的唐文化风采。
8 影视陕军叫响陕西制造
近年来,我省影视创作坚持正确导向,发挥陕西优势,创作生产在数量和质量上双双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推出了一大批反映时代主旋律、具有鲜明时代创新精神、能够体现国家水准和陕西文化的精品佳作。“影视陕军”已成为中国影视一支重要力量。
全省出版广电系统深入贯彻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大力培育、支持、发展影视产业,深入开展影视精品生产质量年活动,依托陕西丰富的文化资源,积极推进集影视创作、投资、拍摄、制作、播出、影视衍生品开发、院线经营、拍摄基地、电影会展为一体的全影视产业链,一大批影视作品获得了国内外重要奖项,涌现出了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为中国影视发展不断作出陕西贡献。陕西创作的影视作品今年已有多部登陆央视主频道黄金档和在全国院线上映。《长征大会师》《红旗漫卷西风》《遵义会议》《大秦帝国之崛起》《白鹿原》等一批重点作品与广大观众见面,这些作品紧紧围绕“讲好陕西故事”,以影视作为载体在彰显陕西悠久灿烂历史文化的同时,充分展示我省绿色、开放、现代、时尚的崭新风貌,把一个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传统与时尚完美融合开放省份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9 “百优计划”培养扶持优秀中青年作家艺术家
“百优计划”由省委书记娄勤俭倡导设立,旨在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扶持一批优秀的中青年作家艺术家,以促进陕西文艺长期持续繁荣发展。12月21日上午,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作协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陕西百名优秀中青年作家艺术家资助计划”有关情况。“百优计划”由省委宣传部牵头,与省作协、省文联共同实施,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每年拿出1000万元对入选人员进行资金或项目资助。日前在全省文学界选聘了25名思想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在全国有广泛影响的作家、评论家、编剧家、编辑家作为“百优计划”的作家类导师,并在全省各个艺术门类选拔了有实力、有潜力的152人进入“百优人才”,其中作家类74人,艺术创作类78人。
“百优计划”将对入选人员实行动态管理。一方面对已入选人员进行跟踪和考评,实行退出机制。另一方面,还将增补一些确实优秀的拔尖人才,打造一批有智慧、有才情、敢担当、敢创新、可信赖、可依靠的陕西文艺家队伍,推动陕西文艺繁荣发展。
10 贾平凹当选中国作协副主席
12月2日晚,在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投票选举中,陕西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贾平凹等当选中国作协副主席。此外,我省四位作家代表当选第九届全委会委员,分别是贾平凹、黄道峻、李国平以及红柯。而我省叶广芩、李天芳两位作家当选为第九届全委会名誉委员。
当选后的贾平凹表示:“习总书记的讲话既站在时代的高度,对当前我国的文艺事业指出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又同时深入到文艺规律的内部,深入到文艺创作者的创作中,显得既庄严又亲和,能入耳入心。怎样对自己,对民族,对国家命运有深刻把握,怎样反映人民的生产生活、真情实感以及他们的心愿心情心声,怎样使作品接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怎样力戒浮躁,创作出传世久远的精品力作,这都是需要我们今后认真去学习、思考、实践的。”
陕西艺术家延安采风
第十一届艺术节在延安开幕
贾平凹当选中国作协副主席
陈忠实
春晚西安分会场
中秋晚会
影视陕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