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理工学院创新驱动战略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06.08.2015  12:36
            近年来,陕西理工学院以秦巴山地为立足点、积极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内涵、特色发展之路,形成了以“秦巴山区自然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为特色的理学学科群、以“工业应用技术研究”为特色的工学学科群、以“汉水文化研究”为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群,将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充分结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技术支持。

陕西理工学院首席工程师与企业开展“一对一”技术服务

搭建“三位一体”平台 促进政产学研合作

              科研平台是产学研合作的有效载体,该院通过学校的各级各类平台为产学研合作搭建了人才聚集、技术研发、产品中试、技术检测、交互信息的实体性载体。该院现建有国家级平台工作站4个,省级科研平台16个、市级3个、校际1个、校级30个,这些平台为产学研合作搭建了人才聚集、技术研发、产品中试、技术检测、交互信息的实体性载体。             借助学校人才引进机制和科研战略,对接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产业联盟等平台,搭建了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秦巴工作站,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装备研发专业分中心科研基地,陕西省柑橘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依托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院士工作站等系列研究平台,瞄准困扰产业发展共性问题、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紧密围绕当地优势中药材天麻、西洋参、杜仲,优势特色农林果业,水产品大鲵、蓝莓、核桃、柑橘、甘薯等资源,开展协调攻关。在新品种选育、规范化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基地建设与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产地商品化处理、产品深加工等研究和产业化开发方面推广实施,不断提升陕南及秦巴山片区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助推秦巴贫困地区农业早日实现国家所制定的产值倍增目标,为国家扶贫战略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资源生物”和“工业自动化”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在秦巴生物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研究,航空工业配套技术、现代机床、模具、刀具、齿轮等工业应用技术的开发应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孵化出了一系列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争取到了大量纵向、横向科研课题,通过开放课题、访问学者项目吸引了国内外的一些专门人才开展研究。“汉水文化研究中心”省级科研平台为汉中历史文化的深度挖掘提供了平台支持,“汉水文化研究科普基地”省级社科普及基地成为整个汉中人文社会科学的普及中心。             “陕西省食药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秦巴特色生物资源食药用菌、黑米、油脂深加工、天麻山茱萸、薯蓣皂素等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陕西汉中GAP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力地推动了汉中道地中药材的规范种植和研制,“陕西省新型节能环保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材料的环保、节能技术开发上起到了推动作用。“陕西省技术转移示范中心”等四个省级科技服务平台在技术转移、中小企业公共服务、航空知识产权保护、汉中地道中药材资源开发等领域提供了平台支持。             组建了“陕西省柑橘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汉中柑橘产业的选种、育种、保鲜、深加工提供技术支持,选育出适合陕西柑橘栽培换代群体新品种12个,其中“泛亚特早”“泛亚皇后”“泛亚冰糖”3个通过省级品种审定,开发的深加工技术“桔子酒生产新工艺及产业化研究”被鉴定为:“国内首创,项目整体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有力地推动了地方产业发展与脱贫致富。             陕南三校联合组建的校际实体性内设学术研究机构——陕南发展研究院,立足于陕南特殊的地理区位、资源优势、政策支持和发展机遇,致力于为国家主体生态功能区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引汉济渭工程水源地保护、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区扶贫攻坚推进提供战略研究与项目策划、技术创新与转移推广、人才培训与技术咨询。2014年8月23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之前召开的“汉水进京与陕南经济发展”研讨会聚集了陕南三市政府、高校的领导和学者,邀请了水利、环保、经济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共同研讨水源的保护、生态的补偿和产业的发展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同时,该院投入3500多万元建设了机械制造过程及装备检测平台、新型节能环保材料科研创新平台、能源化工创新实验室项目、天然药物分离与药物绿色合成创新实验室、工程结构与力学科研平台和专业能力实践基地、秦巴山区微生物资源多样性保护及开发项目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实践基地与研发平台、食品质量与安全科研与实践教学项目、秦巴山区天然产物及油脂深加工重点研究基地等9个科研平台。

积极参与规划研究 打造地方政府智库

            该院充分利用现有的科研平台、人才与技术优势,立足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平台、项目研究和会议研讨为抓手,促进校地的紧密结合,积极融入到地方政府的决策咨询、合作研究、共建共享科研平台中,全力推进地方政府智库建设。 一是 深入、持续地开展市情调查研究。围绕市委市政府极为关心的陕南移民问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引汉济渭工程水源保护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调研,为市委市政府和相关各局(处)掌握市情、实情和国际国内发展环境与政策趋势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服务地方发展战略,编制规划、谋划项目。学校倡导大力开展地方政府、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战略研究、对策研究和人才培训,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汉中绿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被汉中市委市政府采纳,形成了市委市政府《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汉中》的决定。其后的省上和国家相关规划都把陕南和汉中的产业发展定位为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主持并完成的《汉中市“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汉中“文化名市”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汉中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汉中环秦巴生态旅游圈建设研究》等系列发展规划均被政府采用实施。

瞄准企业需求服务 促进技术落地增效

            该院构建了由陕西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为统领,整合全校省校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研究所的力量,形成了“企业对接——技术研发——技术转移应用”的工作机制和首席工程师制度,并通过平台办公室进行信息咨询、项目对接和技术推广;25名省市中小企业首席工程师与企业进行了“一对一”技术服务。近年来,以自主研发转让、合作研发应用、委托研发应用、合建生产基地等途径广泛开展了针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据不完全统计,对外科技服务使企业新增产值10亿元以上,利润2亿多元,促进和改善了就业环境。 “西洋参保鲜技术”“高档耐火原料烧结板状刚玉产业化”等一批重大项目的技术开发为企业发展赢得了新的竞争空间;“黄姜皂素清洁生产新技术”“核桃保鲜”等技术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发展的技术难题,促进了企业的产业化生产。
            保持与企业的长期的、系列的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合作。与城固县振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了 “醋酸去氢表雄酮新工艺”“安宫黄体酮新的合成”等研究;与勉县锦泰实业有限公司开展了“魔芋片干制工艺技术”“魔芋精粉加工生产线技术改造与开发”等研究;与陕西汉江机床有限公司开展了“磨床自定心中心架的研制”“联合开发螺纹磨床CNC砂轮修整器软件技术”“关于螺杆转子磨床砂轮截形计算及相关软件开发”等技术开发;与陕西佳士森药业投资有限公司开展了“西洋参规范化种植及深加工”“西洋参多糖肽开发利用”等研究;与广元棒仁食品有限公司开展了“鲜核桃保鲜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鲜食脱皮核桃仁加工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技术研究;以及“蝗虫分子系统学与秦巴山区细辛属资环植物保护生物学研究”“秦巴山区资源生物数据库及其信息学研究”“液体发酵生产猪苓(菌核)的研究”等一批项目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铁矾渣无害化处理技术”整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该院教授杨永平主持,与陕西东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太阳能光热制冷空调设备”是具有高科技含量的节能、环保产品,填补了国内太阳能制冷行业的空白,在国内外业界获得了极高的评价。技术产品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部科技计划、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工信部与财政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等的支持。其中的“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机组”成功列入2012年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相关技术和研发产品在陕西东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落地生产,现已建成“太阳能制冷空调机组”“太阳能源热泵机组”“余热吸收式制冷机组”和“水地源热泵机组”等四大类多规格系列产品,应用领域涵盖商务、民居、工业余热开发利用以及农产品冷储保鲜,形成了太阳能制冷产业链,推动绿色空调装备产业集群的形成。
陕西理工学院领衔研发的太阳能吸收式制冷设备已在汉中下线投产并成功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

陕西理工学院王永吉教授带领的VD生理与应用科技创新团队
            该院引进的陕西省“百人计划”创新人才、“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王永吉博士带领维生素D生理与应用科技创新团队,研发的“维生素D系列产品”与陕西百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进行了产业化生产实践,以占公司15%股份的技术入股方式,折算为技术投资510万元。
            学院与企业联合组建的红茶研究所,开发的“汉山红”牌红茶成为市场上俏销产品。该院技术人员开发的大樱桃技术在全市3个县建立了8个种植基地,为农户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以学院的人才资源优势,广泛开展人才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打造了一个个人才培训特色团队。如以管理学院副教授李强为带头人的人力资源培训团队,已经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开发与培训的品牌团队。

陕西理工学院领衔研发的“汉山红”红茶荣获中国名优茶“唯一特别金奖”
              在广泛的技术合作中,学院取得了一批自主专利技术,近5年来获得国家授权专利994项,占汉中市专利申请和授权的80%左右。2014年学院专利申请605项,授权518项,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近五年,该院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34项,仅2014年度,该院就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6项,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奖1项。             面向未来,该院将把服务创新驱动作为提升自身办学水平、促进内涵发展的重要契机,进一步发挥科技、人才、成果与平台优势,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支撑、引领陕南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文/图 王仕文) (责任编辑:刁巧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考将于11月5日开考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将于11月5日陕西新闻
仰韶考古首次发现笄形骨器 或与早期纺织手工业有关
  中新社西安11月1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1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