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破界"构筑旅游扶贫大格局
秦岭深处的陕西省镇安县青铜关镇丰收村,“九山半水半分田”,村民一度只能勉强糊口。近年来,当地实施移民搬迁,首批搬迁的57户村民,在镇安县政府的支持下依托秦岭塔云山景区,从事旅游产业。2015年至2016年以来,仅农家乐一项,每户的增收都在五六万元以上;同时还能解决当地100多个贫困人口就业,每人增加收入3万至5万元。
丰收村57户农家乐按照标准经营,一色粉墙朱门、酒旗迎风;食宿服务价格上墙明示。当地村民说,农家乐、古村镇与观光农业相结合,每年能为这个秦岭山中的村子带来至少2万人次的游客。“我们从山上搬下来,是从高处搬到了低处,但生活却从低处到了高处,而且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日子还在蒸蒸日上。”丰收村党支部书记吴相琴说。
吴相琴介绍:“县政府帮我们规划了旅游产业,从农家乐起步,到依托民居打造不同风格和功能区的旅游板块,从餐饮、住宿经营到布局观光农业,我们村的旅游产业发展越来越有规模,成体系。”
在陕西一些地方,政府打破界限之隔,旅游部门与地方形成合力,区域之间形成联盟,共同谋划实施旅游扶贫。同时,许多地方还采取吸纳就业、以山林和土地入股、合作社带头开发旅游产品等各种模式,带动群众脱贫。“十二五”期间,已有60万贫困群众依靠旅游实现脱贫。
县政府请来设计师
贫困群众缺少技能、思路与资金,初期如果不给予帮助扶持,则难以起步。同时,在各地旅游扶贫产业发展中,如果缺少规划、引导,则很难避免“散、乱、小”的局面,最终导致产业无法持续稳定发展。为破解这些问题,陕西省旅游部门和地方政府整合资源和力量,助推旅游扶贫不断升级。
丰收村村民对记者说,在搬迁建设过程中,镇安县政府请了高级设计师,给村里做了景观整体设计规划。区分成户隐村、绿屋村、出云村等不同风格,仿古建筑、廊桥、停车场、游乐场、超市等建设完成后,不同的村落将有不同的功能,满足游客不同的旅游需求。
在眉县秦岭红河谷景区外,几十家农家乐集中分布,其中,王加林开的农家乐是当地“字号最老”、生意最好的一家,每年纯利润达十七八万元。而在6年前,他还是只能依靠种地和救济的贫困户。
王加林能够从一个地地道道只会种田的农民,转型成为年收入十多万的“小老板”,正得益于政府部门的培训和引导。“2010年,县政府提倡大家搞乡村旅游,提供专门的培训班,还有专人指导帮建,有专家教烹饪,我就这样做起农家乐。现在,每年还会定期组织培训。”王加林说。
眉县旅游局局长张辉说,近年来,眉县政府优先吸纳贫困人口从事旅游发展。“目前,我们主推的红河谷旅游产业带,至少有100多位村民从事旅游业。这基本改变了山里人的生活习惯和传统农业式收入的经济局面,他们变成了能经营宾馆、餐馆,给游客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旅游服务者。旅游产业发展与农民脱贫致富初步呈现出良性互动的局面。”
陕西省旅游局研究制定《陕西省旅游扶贫实施方案》,协调下达扶贫项目资金,对扶贫重点村乡村旅游和贫困片区项目进行补助,制定旅游扶贫试点村乡村旅游扶贫规划编制工作。陕西省旅游局派出专业人员,帮助地方进行规划、落实项目。“陕西各地旅游扶贫的积极性很高,只要地方有需要,我们都会派人帮助、支持。”陕西省旅游局局长杨忠武说。
区域联盟实现资源整合
为了让更多的贫困群众加速脱贫,陕西一些地方,还在实践中创新出各种模式,为旅游扶贫注入更多动能。
宁陕的悠然山景区2016年7月开始试营业。这一秦岭首个高山湿地景区,历经10年打造,总投资两亿元。据景区负责人张磊介绍,景区的部分土地是从周边村民手中流转来的,而约160名当地人在景区中也实现了就业。过去村民们住的土坯房,还被改建成餐厅、咖啡馆,农耕文化与现代文明浑然一体。
当地还将“股份制”引入旅游扶贫当中。宁陕县漫沟天成渔业专业合作社,农户以山林资源投资入股,按股分红。目前,合作社共有成员108户,其中贫困户56户,年接待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00万元。2016年8月,漫沟天成渔业专业合作社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61个“协会+农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之一。
在石泉县后柳镇,小三峡农家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柯亚菲则召集15家农家乐负责人,与45户贫困户签订了《农产品销售协议》。每个农家乐根据自己的规模大小和农产品需求量,结对签约相应的贫困户,按照略高于市场价的标准收购签约户的农产品。
为进一步打破行政藩篱,实现更大范围内的区域一体,更好地实现旅游资源整合,拉动民生,2016年8月,陕西宁陕县发起成立“秦岭旅游联盟”。
联盟常务副会长、宁陕县旅游局局长吕宣强表示,秦岭在陕西境内穿越6市44县,域内人口500多万。目前秦岭发展旅游的县区热情很高,因此以县区为单位推进较快,但也埋下各自为政、资源分散的隐患。
吕宣强说,半年来,旅游联盟依托西汉高速、西康高速和210国道,把域内县区的旅游产品进行整合,构建起多条一日游、两日游等贯通秦岭南北的旅游环线,打破了行政区划概念,实现了产品的互补。“大区域内旅游产业发展得好,旅游扶贫才能良性循环,山水才能惠及更多的贫困群众。”
目前,陕西旅游扶贫的大格局已经显现,据杨忠武介绍,陕西“十二五”期间发展农家乐经营户达2万户,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近24万人,实现了旅游脱贫占陕西全省脱贫人数15%的目标。到2020年,陕西通过旅游业实现脱贫的人口将达到70万以上。(记者 李勇 姜辰蓉 梁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