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奋进 陕西经济动能强劲 ——陕西扎实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7.02.2020  11:40

  摘要:2015年2月,乙未年的春节翩然而至。春寒料峭的三秦大地,新春的气息格外浓郁。

  繁忙的西安港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货场。

  2015年2月,乙未年的春节翩然而至。春寒料峭的三秦大地,新春的气息格外浓郁。

  就在这个春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一路行,一路看,一路为陕西发展“把脉开方”,对陕西提出了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

  持续下大气力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紧密对接,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走在前列。

  要找准定位,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

  把脉问诊,切中肯綮;指引方向,深邃清晰。这是总书记从全局谋划一域作出的战略指引,是总书记赋予陕西的重大使命、给予陕西的战略任务。

  谆谆嘱托重如千钧,殷殷期望激励三秦。五年来,陕西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扣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勇气和智慧,踏破艰难险阻,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上持续收获荣光。

  “呜!”——中欧班列“长安号”呼啸着,一路向西,疾驰向前!

  五年来,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渡过激流险滩,陕西经济稳中有进。

  “轰!”——陕西航天动力托举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直破云霄,冲向天际!

  五年来,创新激发澎湃动能,陕西经济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

  “加油!”——陕西人民同心战“”,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面对时艰,磅礴的信心,内在的韧性,必将推动陕西经济高质量增长。

  发展之路笃定前行,践行担当愈加扎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陕西不断追赶超越,阔步向前。

   行稳以致远构建发展新格局

   西安比亚迪公司总装生产线上,全新一代“”新能源汽车以一分钟一辆的节奏“”下生产线

  推动经济发展持续走在上升通道,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陕西面临着发展的重重挑战:部分传统行业产能过剩,新兴产业发展还不足以支撑经济发展;第二产业占比较高,“煤主沉浮”的格局没有得到彻底改观;资源环境约束加剧。

  如何在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中走出一条有质有量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症结在结构,难点在结构,突破点也在结构。产业结构低端化状况不改变,经济整体素质、效益、竞争力、可持续性就难以提高。

  五年来,陕西牢记嘱托,直面挑战,主动变革,走出一条产业转型升级之路,推动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2019年12月1日凌晨2时,西安比亚迪公司总装生产线上,全新一代“”新能源汽车以一分钟一辆的节奏“”下生产线。未来,比亚迪公司将在西安形成60万辆乘用车、5000辆纯电动客车和3000万千瓦时动力电池的生产能力。充分利用工业体系完整、产业集聚度高的优势,陕西新支柱产业加快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日益完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壮大,航空航天产业聚集了全国30%的研制生产能力。快速崛起的新动能,正在重塑经济增长新格局。

  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2019年12月,法士特第900万台变速器顺利下线。这一年,法士特年产销变速器首次突破100万台,全年产销双超200亿元。我省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等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大型运输机、闪存芯片、高端液晶面板等成为陕西制造新名片。

  服务业占比提升——

  2019年国庆假日期间,西安大唐不夜城接待游客119.96万人次,成为游客来西安的网红打卡地。数据显示,2019年陕西接待国内外游客7.07亿人次,实现旅游产业总收入72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2%和20.11%。近年来,陕西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持续高于GDP增速,第二产业占比持续下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三次产业协同驱动,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我省还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着力推进关中协同创新发展、陕北转型持续发展、陕南绿色循环发展,推动关中平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汉江生态经济带等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西安国家中心城市辐射带动效应进一步显现,西咸、富阎一体化进程加快。

  五年来,在复杂的内外部经济环境下,陕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发展新格局,在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增长的轨道上稳步前行。

   改革再深入凝聚发展新动力

   以“先锋号”智能车为代表,陕西在人工智能领域形成了近30个世界领先的国家级科研成果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以改革促发展的必要性进一步增强。

  “不用提交任何纸质材料,也不用来回跑路,网上就能完成企业开办所有程序,真是太方便了!”2019年11月11日,“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服务平台在杨凌上线,当地首家通过这一服务平台设立的企业陕西云博创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邱女士激动地说。

  要素市场的改革,进一步释放了市场活力。数据无声,却是改革再深入的生动注脚:2019年,陕西新登记市场主体125.96万户,同比增长39.14%,首次实现年登记量过百万户;市场主体总数达到394.66万户,同比增长29.75%。

  五年来,陕西“三位一体”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和“互联网+政务服务”,2019年,省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0%、市县两级达70%以上的目标基本实现。关键措施加快落地,提振了企业家谋事创业的信心,有力夯实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微观基础和制度保障。

  国资国企改革加快推进。2019年6月,陕旅集团正式整合陕体集团,此次整合让体育与旅游相互搭台、共同唱戏,成为陕西旅游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五年来,陕西国资国企改革多点突破,延长石油增资扩股陕西燃气,陕西建工整合省属企业建筑类资产,新物流集团组建及72家医疗机构整合重组基本完成。国有资本向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经济活力进一步激发。

  改革促发展,创新添动力。

  车辆无人驾驶却精准完成转弯、停车等一系列动作……2019年11月17日,第十一届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上,西安交通大学“先锋号”无人驾驶智能车比赛总分位列榜首。以“先锋号”智能车为代表,陕西在机器学习、图形识别、无人系统、智能机器人等人工智能领域形成了近30个世界领先的国家级科研成果。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五年来,陕西省委、省政府落实“五个扎实”要求,将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紧密对接,产业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形成了具有陕西特色和优势的创新驱动发展体系。

  ——建成空天动力研究院、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先导技术研究院等共性技术研发平台;44家“四主体一联合”新型研发平台正式挂牌;400余家省级创新平台面向中小企业开放共享;省级以上“双创”孵化平台达448家。

  ——在省级科技计划中,凝练部署重点产业创新链149个、创新点1286个,有效解决了一批制约陕西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

  ——目前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5385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4300家,省级以上瞪羚企业169家,独角兽企业4家;全省54家上市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达33家;2019年,陕西“西部超导”“铂力特”“三达膜”3家企业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数量居中西部首位。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全面深化改革与创新驱动发展,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共同发力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凝聚动力。

   开放再展翼“三个经济”势能显

   与以往不同,这一次,“长安号”的“速度”更快:首次使用全程统一运单,真正实现“一单到底

  开放,是经济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

  对陕西而言,开放是内在基因,自古以来陕西就是中国重要的对外开放门户;开放是最大优势,“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让陕西站在了向西开放的最前沿;开放是鲜明标识,“三个经济”让陕西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2019年11月1日上午,中欧班列“长安号”再一次从西安港出发。与以往不同,这一次,它的“速度”更快:首次使用全程统一运单,在各国边境站无需重新办理运输单据,真正实现“一单到底”。

  看着越来越快的“长安号”,陕西思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建军很开心:“我们的液晶显示器搭乘‘长安号’前往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12天左右即可到达,运输时间比传统陆运节省了至少3周。

  从2014年开行46列到2019年开行2133列,中欧班列“长安号”跑出了陕西内联外畅新活力。开放的枢纽,让陕西与世界融合更紧更密——

  以西安为中心通往国内主要城市的“高铁一日生活圈”初步形成: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居全国机场第七位、货邮吞吐量增速持续位列全国十大机场第一,第五航权客运、货运航线均已开通;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量、重载率、货运量全国领先。

  奶粉、巧克力、杯子……2019年4月8日,西咸新区空港新城跨境电商保税备货公共仓,码放着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进口商品。当日,空港新城完成陕西首单跨境电商保税备货业务。当年7月,空港新城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跨境电商备货美瞳分销中心。2019年,空港新城累计完成跨境电商保税进口货值1439.8万元,占陕西保税备货业务的74.1%。

  依托西咸空港、西安国际港务区等综合保税区和陕西自贸试验区等对外开放门户平台,我省“平台+贸易+产业”形成良性循环。开放的门户,让陕西筑起对外开放新高地——

  三星储存芯片等一批千亿级龙头项目落地投运;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两平台六体系”初步建立,300余家跨境电商企业入驻;78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陕西投资设立121家外资企业。2019年,陕西实现引进内外资分别增长10.4%和12.9%,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增长49.1%。

  2019年,西安市人才引进政策进一步放宽,仅前三季度,学历落户和人才引进占总迁入人口的比重达56.6%;这一年,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为西安高新区第一家、陕西第二家在科创板上市的公司。

  陕西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畅通融合、充分涌流。开放的流动,聚合激荡起陕西发展新动力——

  阿里巴巴、京东、乐村淘等20多家知名电商企业在我省设立区域总部;来自全国29个省市的货源在西安港集散分拨,西安港正在成为全国重要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集散中心;我省航空客运覆盖日韩东南亚、通达欧美澳,货运不断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延伸。

  2020年的春节,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共同抗疫。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多次召开会议、多次听取汇报、作出重要指示。陕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一手抓防疫不放松,一手抓经济不动摇,发布阻击疫情促经济“22条”。各地各单位先后出台应对疫情、引导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举措,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推动经济平稳运行。在灾害中经受考验,在危难中众志成城,我们必将迎来春暖花开时。

  历史的发展总是意味深长——

  五年前的春天,殷切的嘱托,深情的厚望,照亮了三秦大地前行的方向。

  ——从这个春天出发,陕西上下同欲、勠力同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赛道上全力奔跑。

  ——从这个春天出发,陕西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在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征程中奋力争先。

  五年后,又是一个春天,草木萌发,春潮涌动。三秦大地新程开启。

  ——踏着春天的脚步,三秦大地战时疫克时艰,必将迎来百花齐放春满园。

  ——踏着春天的脚步,陕西人民不畏惧勇向前,奋力描绘时代发展新风景。

编辑:陈捷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