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学院升本以来,一直走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办学之路,并结合自身的办学优势,努力探索地方应用型高校内部院系质量评价体系,以评促建,进一步推进教学基本建设与教学改革、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该院院系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始于2008年的校内专业评估。2012年开始,实行院系教学质量报告制度,并根据该院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目标和本科教学工作的特点,开始设计制订院系本科教学工作考核评估体系。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基本形成了指导院系教学工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工作考核机制。
该院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以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实行)》等相关要求,结合该院发展实际,在经过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多方征求专家意见,最后构建了该院院系本科教学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分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教改与质量工程、教学管理、教学质量与效果、特色工作7个一级指标,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合作教育、专业规模、教学大纲、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教材选用及教学资源建设等25个二级指标。每个二级指标下给出了较详细的评价标准,分为A、C两档。
为了使院系教学工作考核结果公平公正,该院坚持“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质的评价与文本评价相结合”等原则。考核评估过程中,首先依据评估原则对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分类,确定每一项评估指标的考核办法。为了考核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该院将10个二级指标主要采用过程、定性或质的评价方式,其余二级指标主要依据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进行量的评价。同时,为了让专家能更好地理解把握指标内涵,将评价标准分解成不同的评价要点。对非定量评价指标的考核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分散实施阶段,涉及4个二级指标。专家组成员结合自己与教师的时间自由安排,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采取随机听课、与教师访谈、查阅教学资料(大纲、教学进度表、学生作业、教学辅助资料、实验实训资料)等方式。查阅教学资料必须以专家所听课程为线索,课程覆盖该院系所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承担公共课的院系还要抽取两位以上教师的公共课进行听课。第二阶段为集中考核阶段,涉及6个二级指标。专家组集中进院系考核,考核方式为听取汇报、访谈(院系领导、专业负责人、实验中心主任)、查阅教学资料(人才培养方案、产学研合作资料、实验室开放记录)等。
该院通过加强对院系教学工作的考核, 一是 发挥对院系办学、教学管理及人才培养的引导作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升本之初,多数定位于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但在人才培养时间中,因理念上的偏差、教学条件的制约,很多院校没有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落到实处。新建本科院校,经过教育部本科合格评估后,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条件基本具备、教学质量基本有保障。但是,如何适应该院转型发展的需要,真正实现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通过考核加强对教学管理人员与教师的引导。 二是 推进了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通过考核与反馈,教师明确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与实践相结合,传统教师上课习惯于灌输、强调知识传授,忽视以能力输出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通过考核促使教师不断研究教育教学问题,加强教育教学改革;通过考核与反馈,促使院系深入思考如何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如何科学有效地评价学生等;通过考核与反馈,促使院系加强与地方行业企业的合作,努力实现合作育人的新机制。
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院将通过不断完善考核体系,不断优化考核过程,促使院系把考核指标的要求变为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具体目标,达到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责任编辑:徐绒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