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来袭西安发布蓝色预警 雾霾成因竟是这样…
2016年到了尾声,我们即将迎来2017年。今年的年末,每一天都寒风凛冽,2017年的年初天气逐渐转晴,温度回升,不过,霾也会卷土重来。这次霾过程不会像上次那么严重,下周我省有可能迎来雨雪过程,霾又会被赶走了。
预计今天白天全省多云间晴天。关中部分地方有中度霾;2017年元旦假期,我省大部分地方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无明显降水和降温天气。经气象、环保部门预测,未来3天西安市大气环境扩散条件转差,大气污染程度将出现加重的趋势,预计12月30日,西安空气质量整体处于轻度至中度污染水平,31日将达到中度至重度污染程度。按照《西安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规定,西安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决定于12月29日16时起,发布西安市重污染天气蓝色预警。
蓝色预警期间,各监管部门加大对施工工地、裸露地面、物料堆放等场所扬尘控制措施落实情况检查力度;城市管理部门和交通部门加强道路清扫保洁,减少交通扬尘污染;环保部门加强排污企业监管,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华商报记者 肖琳 毛蜜娜
西安三日天气
今天 晴转多云 -3℃~7 ℃
明天 多云转阴 -1℃~7℃
后天 多云 -1℃~7℃
连年减排 雾霾为什么持续?
2016年全国和西安最严重的一次雾霾成因是什么?目前陕西治霾效果怎么样?北京拟将雾霾认定为气象灾害,专家怎么看?昨日下午,“雾霾危机下的应对之策”专家沙龙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多为专家从自己的专业出发为公众排疑解惑。
>>雾霾成因
地面排放持续积累超过关中盆地排放总容量
2016年最严重的一次雾霾成因是什么?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曹军骥介绍,在12月16日~22日西安重霾污染过程中,西安市区的PM2.5和PM10七天均值浓度分别达到了248.8和303.6微克每立方米,在12月20日到达日均值最高值434.2和502.1微克每立方米,21日空气污染物浓度逐步消减,“这次雾霾的主要原因是关中地区的箱体原理——东西长300公里,南北宽100公里,地面排放超过了箱体的排放总容量,再加上盆地风速小,就持续积累形成这一次严重雾霾。”
“宝鸡、西安、渭南三地PM2.5日均值变化趋势也基本一致,亦表明了关中地区主要城市大气污染的区域性。”曹军骥介绍,进入冬季采暖期后,关中三个主要城市80%以上天数都超标,灰霾频频发生。重污染期间,只有将人为排放减少90%以上,盆地内的PM2.5才能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优良标准。
“西安和北京相比,北京的雾霾是急来急走,而西安的雾霾则有个明显的攀爬积累的过程。”曹军骥说,西安和北京外场观测表明:雾霾期高湿度下硫酸盐浓度迅速增加,二氧化硫在气溶胶液相转化成硫酸盐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呈指数型增长,同期伴随着高浓度的氮氧化物和氨气。
曹军骥介绍,研究表明郊区生物质燃烧对重霾PM2.5也有一定贡献,应该尽快推行清洁燃烧炉灶系统。
>>治霾效果
2016年12月颗粒物浓度明显低于2013年同期
目前陕西治霾技术与效果如何?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振文介绍,从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变化来看,2016年12月颗粒物浓度明显低于2013年同期,其中,PM10小时值和日均值浓度峰值均下降40%以上,PM2.5小时值和日均值浓度峰值均下降30%左右。
“这说明,工业污染源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生活在城市周边的居民散户污染排放源难以控制,”张振文介绍,从数据可以看出,西安市各类烟(粉)尘排放源占比,工业源、城镇生活源和机动车占比在2013年分别是50.3%、44.3%、5.4%,2014年为56.7%、39.0%、4.3%,而在2015年为49.0%、46.3%、4.7%。张振文说,如果没有持续治理,近年的雾霾可能会更加严重。
张振文建议,应在城市密集区域留有充分的绿化用地,利于污染物扩散,而新建电厂应选在扩散环境好的地区,如风速较快的陕北地区。
>>驱除雾霾
除了减少污染源 还得“靠天吃饭”
北京正计划将霾列为自然灾害,引发不少争议。陕西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侯建忠认为,这样认定是不合适的,“雾霾天气自古以来就有。但将雾霾认定为气象灾害,我是反对意见。因人类活动而造成的雾霾,不应该归为气象灾害。”
侯建忠分析,从气象角度来说,关中地区雾霾在1-2月份高发,雾和霾有相同的气候背景,关中地区南临秦岭,秦岭平均海拔2200米左右,北临黄土高原,东部宽,西部窄。因为这种先天地形,当前除了要持续使用科学技术减少污染源之外,西安地区要驱除雾霾,还是得“靠天吃饭”。
关中雾霾生成和消散条件如何?侯建忠介绍,有利于雾霾形成的气象条件包括:大的环流形势背景,大气环流稳定性、特殊的地理条件等。具体的比如:风速(风向)较小时、空气湿度较大时,有利于雾霾天气形成;在近地面有逆温层存在时,不利于空气的垂直扩散,往往加剧雾霾天气的形成;云量较多时,阻挡太阳光照射到近地面,地面气温变化小等等,有利于雾霾形成的天气条件维持时间较长。
>>解决办法
利用环保物联网传输数据 按新环保法“每日计罚”
如何利用生态圈理论去解决环保问题?西安交通大学环保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林宣雄教授分析:“雾霾污染源,第一是燃煤,第二是工业排放,第三是机动车,第四是扬尘。这四个是主要污染源,都在持续得到有效控制,而整个雾霾仍然肆虐的原因到底在哪里?那就是工业排放的直排偷排太严重。”
林宣雄说,我国排污收费企业达20多万家,具有排污行为的有300万家。我国的环保模式不能采用日本的,而应采取秦岭模式,即网+法+人。“网”是指环保物联网,“法”是指新《环保法》,“人”为4000+n+m。4000是指贯通全国环保物联网的4000名服务人员,n是运营排污企业在线仪器的人,m是环保局相关的人员。
林宣雄说,这样只需不超过10万相关人员,就可在环保局领导下,充分利用环保物联网,实施数据传输有效考核,并按照新环保法实施“每日计罚”等,数据是线上的,处罚是线下的。通过环保物联网把污染源往网里赶,网住天下污染源;并把网内污染企业往交易市场上赶……如此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把我国几十万家污染企业控制住。十年后,我国环保将有望出现大拐点,实现全面转好。 华商报记者 任娇
编辑:王玮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