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启动 打造一流水平的基础研究基地

21.08.2015  12:03

      科技日报讯  (记者王建高  通讯员王宁  高倩)8月19日,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立新在媒体沟通会上介绍:日前,科技部决定批准,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和第一届主任委员会名单,任期三年,标志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洋国家实验室”)正式全面启动。

      海洋国家实验室由科技部和山东省、青岛市共同建设。海洋国家实验室实行科技部批准理事会管理下的主任负责制,目前科研人员近500人,全职管理人员近30人。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先行先试,探索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力争建设成为海洋科学与技术领域国际一流的科学研究平台和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基地。

      海洋国家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王栽毅介绍,海洋国家实验室借鉴国内外先进运行经验,按照“开放、流动、合作、共享”的原则,探索创新人才、项目、经费等方面的管理运行机制。成立理事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会,自主组织国家科技项目,改革项目经费管理,建立开放流动的人才管理机制,构建网络式大平台。打造国际一流水平的基础研究基地。

      海洋国家实验室正在建设的平台,一是QNML远洋科考船队,依托国家深潜中心码头为母港,通过软硬件建设,打造全球最大的远洋科考船队,推动国家实验室共同开放航次和潜次。二是高性能计算平台——“海洋系统模拟器”。三是海洋药物筛选平台——支撑“蓝色药库”。

      海洋国家实验室的建设得到了国内各界涉海机构的大力支持,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等驻青岛国家级涉海科教机构为海洋国家实验室的发展提供了高层专家、科研人才团队、仪器设备、科研经费、后勤保障等资源。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