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成西部最大科技金融聚集区
2015年4月13日《西安晚报》第1版
一张就诊卡,轻轻一刷,病历、处方等一目了然,繁琐的“就医大战”瞬间变得高效,这就是智慧医疗,而这只是智慧城市庞大网络上的一点。带给我们智慧生活的,是一家家科技创新企业。
位于西安高新区的邦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中国领先的智慧城市与应急管理平台建设专家。作为行业佼佼者,该公司于此前成功登陆新三板,成为高新区又一走上资本市场平台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以及国内应急行业第一个走入资本市场的企业。自此,该企业迎来全面提升和快速增长。
这就是科技和金融融合的魅力。在高新区,金融资本与科技创新的有效对接正在爆发出强劲的经济推动力。
“一对一”引导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管委会支持成我们前进的灯塔”
让邦正倍受触动和鼓舞的是,高新区管委会给予的各项支持。“在和资本市场对接中,高新区金融办支持很大,从去年3月4号开始一对一培训辅导到今年3月4日挂牌整整一年。”董事长赵刚志用“冥冥之中注定”形容。在他看来,高新区对企业在股改、挂牌及税收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优于全国同类城市,有灯塔作用,让邦正更有动力在应急产业领域做到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持续引领。
据了解,为提升科技企业资本市场利用能力,高新区建立了拟上市上柜企业后备库,对上市企业给予最高300万补贴,对新三板挂牌企业给予150万奖励。目前,已入库后备企业613家,其中新三板挂牌后备企业452家,有45家券商在高新区备案开展新三板挂牌服务。近三年累计向48家(次)拟上市上柜企业兑现4854万元奖补资金。
这只是高新区科技金融扶持政策体系中的一环。近年来,高新区相继出台了吸引创新型金融要素入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小微科技企业贷款贴息、科技企业信贷风险补偿、科技保险保费补贴、科技担保补贴等一系列扶持政策。每年设立7亿元产业扶持资金用于科技企业补贴,同时设立5亿元创业投资引导基金、1亿元科技信贷风险补偿基金,综合运用财政奖励、风险补偿、股权投入、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放大作用,带动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
科技金融资源最为密集园区年社会融资规模超千亿
金融是企业发展的源头和血液。为实现金融资本与科技创新的有效对接,近年来,高新区针对科技企业不同成长阶段,在政策引导培育、科技信贷扶持、科技保险保障、创业投资发展、资本市场利用、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聚集了全省60%以上的全国或区域性金融机构总部,近千家各类金融和类金融、投资机构在高新区开展业务,形成“科技路—唐延路—锦业路”带状科技金融聚集区,成为全国高新区中科技金融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和西部最大的科技金融要素聚集区。
同时,建设了目前全国高新区中规模最大的科技企业信用服务平台,汇集陕西省74万家企业基本信息和高新区2000余家企业的深度信用信息,在企业信用信息查询方面,累计已 超过3万余次。注册各类金融机构近211家,发布金融产品300余种、融资需求近200条,100余家中小科技企业通过平台达成融资协议,实际融资额超9.5亿元。依托信用平台为科技企业提供小额贷款互联网金融服务;通过各种渠道,园区每年社会融资总规模超2000亿元,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额超300亿元。
帮企业省去“沉默成本”为融资需求“雪中送炭”
与扶持政策并驾齐驱的是一些社会融资平台。例如,金融家咖啡,以一种全新的高效模式开启高新区金融资本运作新时代。
“我们是一个以众筹模式创立的金融界精英互动平台,由众多银行、证券、基金等金融资本资深专家发起,是一个资金与项目对接场所,投资者、生产者、消费者一体化的平台,只需填一张表格,就能高效、准确地找到雪中送炭的资金,省去诸多沉淀在中间环节的‘沉默成本’,提高企业融资效率。”金融家咖啡总经理刘向阳说,“当企业遇到融资、商业模式等困境,我们有专家诊断把脉。”
据了解,为帮助企业融资,高新区近年来累计向466家科技企业兑现科技信贷补贴资金2.27亿元,带动银行科技信贷资金164.63亿元;近三年区内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累计超过20亿元,累计向担保机构兑现担保费补贴资金9017万元,撬动担保贷款额达到109.53亿元,扶持中小微科技企业1300余家。并积极推动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在高新区聚集发展,已形成从种子基金—天使投资—风险投资—PE私募股权投资—并购重组基金等全链条股权投资服务于小微科技企业发展的各阶段,资金规模超500亿元。
通讯员 马东芳 记者 张娜 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