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引良出席“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学术交流会

08.04.2016  15:21
            2016年4月2日,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西北大学承办的“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学术交流会在西安开幕。陕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姚引良会前接见与会学者代表,并作大会讲话。陕西省政府副秘书长张光进主持开幕式。



“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学术交流会会场

            开幕式上,姚引良在讲话中阐述了黄帝文化的历史地位及意义,指出它是中华文化的“根”与“魂”;面对黄帝文化应勿忘本,勇创新,古为今用,“以文化人,以史资政”,以独特的视角、科学的论断来弘扬黄帝文化。             本次学术交流会旨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春节前夕视察陕西时发表的“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西北大学党委书记王亚杰在致辞中说,清明祭祀黄帝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活动。黄帝文化对于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巨大精神力量。

著名思想史家、西北大学名誉校长张岂之教授在“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学术交流会作主题演讲

            著名思想史家,西北大学名誉校长张岂之教授作了题为《陕西省黄帝陵与中华文明》的主题讲演。他认为,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树影不管有多长,根永远扎在这里”;黄帝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明创造;中华文明包含丰富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应倡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举。             著名学者鲁谆、刘源俊、黎建球、林安梧、董金裕、朱建民、邓国光、小林祥泰、岗村宏章、赵馥洁、赵世超、葛承雍、沈长云、罗传芳等出席学术交流会并作精彩发言。与会学者们围绕“黄帝陵祭祀与黄帝文化”“中华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现代价值”“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等主题,热烈而深入地探讨黄帝文化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特征,追根溯源,努力挖掘历史文化中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治国智慧。学者们系统梳理了黄帝陵祭祀的两年历史,认为黄帝陵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象征,是凝聚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精神纽带,强调黄帝陵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寻根、筑梦、铸魂的民族圣地。学术交流会还涉及黄帝文化研究中的若干具体问题,如黄帝文化与儒家学说的关系、黄帝文化在后世的影响、黄帝文化的精神与现代价值等。与会学者热切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专家们回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历程和经验得失,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与创新方式。大家认为,珍惜、保护与开发具有独特价值的地域文化资源,是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             大会共收到论文七十余篇。陕西省委、省政府相关部门代表,来自日本、中国内地和港澳台八十余名学者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作为陕西省“丙申(2016)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学术研讨交流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西北大学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学术交流会的召开有助于发掘黄帝陵祭祀的历史、内涵和现代价值,突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与当代意义。 (责任编辑:刁巧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