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获“2015年ASC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一等奖

30.05.2015  12:44
            2015年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总决赛于5月17至23日在太原理工大学举行,共有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135所高校报名参赛(88所来自国内,47所来自国外),比赛数量达到152支。经过5天的激烈比赛,西北工业大学参赛队荣获一等奖。

西北工业大学获“2015年ASC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一等奖

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ASC(Asia Supercomputer Community)是由亚洲超算协会发起并举办的全球最大规模的超算竞赛,由中国科技部和教育部指导,国家科技部高新司、国家教育科技司、6大超算中心和多位国内外超算专家鼎力支持,面向全球五大洲高校。是与美国SC(Supercomputer Community)、德国ISC(International Supercomputing Conference)大学生超算大赛并驾齐驱的全球三大超算赛事。
            该校首次进入ASC总决赛。该校参赛队伍由计算机学院高性能计算中心赵天海和侯正雄老师指导,计算机学院和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周健华、刘前、胡凯强、刘英杰、董国良等5位本科生组成。经过努力,他们在高性能计算基准测试HPCC、并行分子动力学NAMD、射电望远镜(SKA)项目Gridding算法优化方面取得优秀成绩,与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16所大学共同进入总决赛。
            决赛要求参赛队伍在总功耗3000W的限制条件下设计超算系统方案,自己搭建比赛集群、配置各项服务,同时完成HPL基准测试、分子动力学NAMD、Gridding优化、大气化学观测模型WRF-CHEM、流体力学PALABOS、高性能共轭梯度基准HPCG应用的测试和优化工作,最后再完成竞赛呈现答辩。
            ASC超算竞赛对参赛大学生的超算知识结构、动手能力、新技术理解力和创新思维等综合素质要求很高,海内外多所高校均表现出很高的超算应用创新能力。此次,通过大赛平台推动了各国及地区间超算青年人才交流和培养,提升了超算应用水平和研发能力,推动了我国超算领域的应用发展和人才培养。

(责任编辑:黄晓青)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