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一行来陕西开展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调研

16.10.2014  11:07

      为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开展以企业为主体的社会化农技服务,破解农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带领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农业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同志及有关专家组成调研组,于10月9日至11日来陕西调研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组一行深入先后深入渭南市大荔县、临渭区等地调研农技服务“大荔模式”,考察了大荔模式原创企业——陕西荔民公司的官池连锁店、羌白镇荔民现代农业园区和临渭区大荔模式推广企业——荔民公司临渭区分公司,并考察了临渭区渭北葡萄产业园和陕西省科技资源中心,并在省科技厅及渭南市、大荔县分别召开了座谈会。
      10月11日,在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召开了“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调研座谈会”,陕西省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孙晓杰、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宏峰副局长等领导,省科技厅、省发改委、省农业厅等厅局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负责同志,渭南、宝鸡、铜川、汉中、榆林市科技局负责同志及有关县区科技局、农技服务“大荔模式”推广企业负责同志等共5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省科技厅副厅长许春霞主持。会上,九三学社中央副秘书长、参政议政部部长赵勇介绍了此次调研的目的和意义,省科技厅李明远厅长介绍了近年来陕西省科技工作情况,省科技厅林黎明副厅长介绍了我省开展农技服务大荔模式情况,省农业厅介绍了我省农技推广体系总体情况和“平利模式”情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助理廖允成介绍了以大学为依托的科技推广模式,眉县科技局、榆阳区科技局、陕西华圣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汉中市瑞丰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铜川市王益区益民农资连锁有限公司等相继发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吕平会教授、韩明玉教授、吉万全教授代表专家发言,最后,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做了重要讲话。
      赖明指出,陕西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和创新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农技服务“大荔模式”就是一个服务“三农”很好的形式。一是“大荔模式”的核心是市场化,是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典范。二是“大荔模式”能够以利益分配为抓手,充分调动政府、企业、专家的积极性。三是“大荔模式”以企业为主体,打通了农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四是“大荔模式”把农业科技的推广、农业资料的销售、农副产品的销售等融为一体。如果能将“大荔模式”推广好,能对我们国家的农业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赖明表示,“大荔模式”不但能够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据统计项目实施区农民年均收入增长达20%,并能保证食品安全,建立了农产品可追溯机制,使食品安全有了重要基础。同时,“大荔模式”实施了测土施肥等科技服务,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种类和施用量,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使农药、化肥滥用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减轻了农业面源污染;“大荔模式”从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发端,正在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的框架;“大荔模式”创新了扶贫开发的模式,通过“大荔模式”把扶贫开发、科技推广和农业集约化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科技扶贫、产业扶贫、精准扶贫、持久扶贫的路子;“大荔模式”对农村的金融问题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最后,赖明建议:第一,“大荔模式”发端于农业科技服务,现面临着巨大的蝶变,拥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要在以下方面加强和提升:要建立和完善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要加入高精尖的农业技术。要解决好户均土地面积小的问题,走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在现有的土地入股、发放租金的基础上建立专业合作社等组织。要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要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管理技术,提升管理水平。在现有示范县区和推广县区的基础上,要引入更多的企业推广“大荔模式”,进行差异化培育,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更好地推动科技为农服务。第二,体制上要进一步整合。要调整好包括金融、保险、期货、人才制度在内的政策法规,设法提高政府财政投入的效益,发挥人才的优势。要对陕西省现有的“大荔模式”、“平利模式”、“西农模式”等三种农技服务模式进行有效的整合,共同推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农村这个短板建立更好的基础。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