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的传说:西安原创

07.06.2018  15:10

  长安是牛郎织女的故乡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有多少真挚动人、扣人心弦的爱情故事在人间流传。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在中国已流传了几千年,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个故事源于何时、产生于何地?

  ▲图片来自网络

  位于陕西西安长安区的斗门镇是牛郎织女的故乡这一说法也已得到专家的普遍认可。

  距西安市18公里的长安区斗门镇南沣村,有两尊汉代的石刻雕像,这就是传说中的牛郎、 织女雕像。当地群众尊称这两位神话人物为“石婆”“石爷”,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大型石雕艺术品之一,也是汉代昆明池曾经繁华兴盛的历史见证,1956年被列为省级第一批重点保护文物。

  上世纪80年代,老百姓在今天的长安区斗门街办南沣村上自发重建小庙,取名“石婆庙”。安置在庙里的织女像高2.5米,为花岗岩圆雕,刀法粗犷,厚重朴实,虽历经几千年沧桑,但人物容貌清晰可见。就全国范围而言,至今还保留着祭祀牛郎织女大规模民俗活动的,也当推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每逢初一、十五,尤其是农历七月七前后,来此上香的群众达数万人。距“石婆庙”一里多地,还有一尊石爷雕像,他独自栖身在此,每日向着石婆遥望。

  ▲图片来自网络

  对于”石婆“、”石爷”雕像,历史上也有许多记载。班固在《西都赋》写到:“豫章之宇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张衡在《西京赋》中也写道:“乃有昆明灵沼,黑水玄祉……牵牛而立其左,织女处其右,日月于是乎出入,想扶桑与蒙汜”。

  据专家考证,古都西安的这两尊牛郎织女雕像为全国仅有,是汉代最早的石刻艺术,历史悠远,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可以说,这是牛郎、织女爱情化在民间传播的佐证,也是牛郎、织女故乡就是长安的佐证。

  七夕节的风俗

  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七夕节在民间最为流行的风俗有以下几种:

  “乞巧”:“心灵手巧”自古以来被看做是中国妇女最值得夸赞的美德,对“”字的偏爱,反映出人们心目中对巧的崇尚,也反映出中国女性对灵巧的真诚追求。从古至今,灵巧一直是中国女性审美追求中的理想境界之一。

  “乞巧”风俗较早的书面记载见于南朝时的《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蟢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意思是说,每到七夕之夜,妇女们趁牛郎织女相会之机,怀着愉快的心情,用彩线穿七孔针,这时还要摆设香案,上置瓜果,向织女乞巧。她们暗暗祈祷,互相祝福;如果夜里有蟢子结网于瓜果上,就被认为得到了织女的青睐,必然乞得灵心巧手,万事如意。

  《舆地志》还记载齐武帝时曾修建有一座城观,每到七月七日,宫女们都要登上这座城观来穿针,世人称之为“穿针楼”,可见穿针乞巧风俗之盛。

  ▲图片来自网络

  拜织女:“拜织女”是姑娘、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然后,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在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

  种生求子: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

  还用蜡塑成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拜魁星: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称魁星或魁首。

  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因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读书人都郑重的祭拜。

  ▲图片来自网络

  “南瓜棚下听悄悄话”:在农村,这一夜会有许多少女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有一说是在西瓜架或葡萄架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

  晒衣、晒书:今天“七月七,晒棉衣”的习俗也起源于汉代。宋卜子在《杨园苑疏》中记载:汉建章宫之北有太液池,池西有汉武帝的曝衣阁,“常至七月七日,宫女登楼曝衣”。汉代,每到七夕这天,不论达官显贵,还是平头百姓,都要将自家衣物拿出来在太阳下曝晒,以期赶走病魔灾难,求得平安健康。汉代晒衣之风俗在魏晋时成了某些富户夸富的机会,到七月七日这天他们都拿出好衣服来晒,以夸耀富贵。

  ▲图片来自网络

  《晋书·阮咸传》中记载:阮咸性格放荡不羁,与其叔阮籍同游竹林.他们叔侄 俩住在道南,在道北也居住着一些富庶阮姓人家。七月七日,道北阮姓富户都大晒衣服,挂出来的衣服都是锦绣绫罗,灿烂耀眼,以此来夸富比贵。而阮咸却在庭院里用长竹竿挑起一块又脏又旧的破布片,有人奇怪地问他干什么?他回答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魏晋时官宦人家、大地主争名斗富的腐朽淫靡之风,都在七月七日晒书、晒衣的节日风俗中得到真实反映。

  七夕节的现代性

  近年来,西方的情人节流传到中国后,受到许多人、特别是喜爱时尚新潮的年轻人的喜爱追捧,于是,有人提出说应把“七夕”节当做中国情人节大加弘扬,这一观点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了。 舶来节日在中国盛行,除了受惠于其较强大的经济和文化背景,更在于其有着定位清晰、指向鲜明、含蕴隽永的节日文化内涵,传达的是较直观、质朴、浓郁的人文和情感信息,所以很容易击中并“俘获”人心。

  而七夕节能在我国延续2000年并依然广为流行是因为七夕节不仅仅只是中国人的情人节,它还体现了中国人重视家庭价值的爱情观。

  中国人的爱情是和家庭紧紧联系密不可分的。从家庭角度来讲,七夕节是一个重视家庭成员团聚的节日;从男女情感角度来讲,七夕节是一个爱情情感表达的节日;从少年成长角度来讲,七夕节是一个各种手工、智能比赛的节日。

  西安作为七夕节的主场和发源地,我们应该做的是在保留优秀传统风俗的基础上加上七夕节更现代化的元素。将七夕节打造成家庭团聚的节日、爱情表达的节日和年轻人手工、智能比赛的节日。

  注:本文参考资料来自《节日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主编:王军 李颖科

  《秋夕》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编辑:黄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