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三秦大地变绿变美

30.04.2015  10:41

  2013年陕西省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结果

  2006-2013年陕西省生态环境状况指数

  过去的陕西,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坡,一到春天,常常一阵沙尘暴刮过来,让人瞬间找不见北……如今,陕西的主色调已悄然发生变化。山清、水秀、天蓝、人富,让很多外地游客对陕西近年来发生的巨变啧啧称叹。

  近日,省环境监测站利用遥感手段对全省2000年-2013年的生态环境变化情况进行了遥感调查和评估,结果显示,我省生态环境逐渐好转,生态环境质量(EI)持续稳定向好;生态系统格局不断优化;生态系统质量总体呈提升态势,尤其是陕北地区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1 全省生态环境逐年好转

  据统计,2006-2013年,我省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保持为“一般”,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由2006年的45.39升至2013年的53.31,可见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在保持稳定的同时逐年好转向好。2012-2013年全省107个县区中有60个EI值上升,7个保持不变,占62.6%,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持续显现。

  同时,生态系统格局在不断优化。2000-2010年,我省森林、灌丛、草地、城镇和湿地生态系统面积持续增加。其中森林面积占比从28.5%升至28.8%、灌丛由16.3%升至16.7%、草地由22.1%升至23.8%等,全省土地覆被状况变化的趋势呈正向增加。

  生态系统质量总体也呈提升态势。2000年以来,全省大部分地区森林平均生物量都增加了10-20吨/平方公顷、仅西北和西南较小区域有所减少;北部地区和东南地区植被结构和数量在逐渐好转,尤其是陕北宜川县、黄龙县、洛川县、富县、宝塔区增加最为明显,西南地区则相对变差。全省大部分地区的植被覆盖度增加10%以上、陕北中东部几个县甚至可达30%。渭河及其支流沿岸各县的农田年均净初级生产力增幅明显。

  此外,生态系统在防风固沙、土壤保持、水源涵养、产品供给、固碳、生物多样性维持等方面的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相对高值区比例提高了4.94%,防风固沙功能提高了8.75%,土壤保持功能提高了3.24%,水源涵养功能提高了1.29%,产品供给功能提高了12.49%。

  2 黑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趋好

  通过对全省不同类型典型区的生态环境研究发现:红碱淖水面面积萎缩、人类活动强度逐年增大;黑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趋好;延安市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成效显著;西安市城市化进程对环境产生的压力逐渐显现;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主导生态功能呈增强趋势;评估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人类干扰强度逐年降低。

  2000-2013年,红碱淖水面面积持续减少了14.53平方公里,且2008-2011年水面减少速度增快,2012年后趋缓。流域内的湖泊干涸速度普遍较快。分析表明,这是由于人工用地开发度高且人类活动强度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大造成的。

  2000-2010年,黑河流域内林地面积增加、空间分布合理、发展趋势良好、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显著增强;湿地面积有所增加;农田面积减少且多转为林地;城镇化建设布局分散。从生态学角度分析,黑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趋好。

  通过退耕还林还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延安地区坡耕地大面积转化为林地和草地,退耕还林还草率达到了47.63%。区域内土壤侵蚀模数显著减小,水源涵养功能增强,碳固定能力增加,地表温度明显降低。但由于大面积人工林和人工草地尚处于幼年期,森林生态系统较为脆弱,易受到自然环境或人类活动的干扰。而在西安市,随着城市化强度的不断加大,城市对生态环境的胁迫越来越大,生态环境质量有所下降。

  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中,子午岭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十年来自然生态系统面积有微小的增加,人工生态系统增加明显,人类活动的干扰作用在持续增加;榆神北部沙化功能控制区自然生态系统比例明显减少、人工生态系统呈大幅增长趋势,局部地区沙漠化程度有增强的趋势;黄河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文调控区的草地、湿地和城镇的面积增加、耕地和荒漠的面积减少。

  通过持续监测发现:我省林地面积呈持续增加趋势,且多从耕地转化而来,退耕还林还草工作颇见成效。此外,省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提醒,近年来我省城镇化进程加快,但通常是以牺牲城镇周边耕地为代价,应引起重视。

  评估的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包括周至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太安自然保护区、米仓山自然保护区、紫柏山自然保护区和皇冠山自然保护区。保护类型分别是: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类型等代表我省地域生态环境特征的保护区。评估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不明显,耕地和居民点在保护区的各功能区呈减少趋势。但道路设施有所增加。整体上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干扰强度呈逐年下降,以轻微干扰为主,反映保护区建设对自然生态系统及其物种保护产生了积极作用。

  在矿产资源开发区方面,金堆城矿区生态破坏情况呈减缓趋势,生态恢复类型主要以人工恢复为主。旬阳汞锑矿区存在的主要生态影响为历史上土法开采、冶炼及废渣堆弃造成的对水体、土壤的污染。

  3 人工干预面积比重逐年上升

  尽管我省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但是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全省生态系统质量总体偏低,生态系统格局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单向性,人工干预面积比重逐年上升等。

  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要采取强化监管、源头控制、因地制宜、加强试点、部门联合等手段促进全省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向优。

  强化监管,巩固成效。重点加强对渭北和巴山地区水土保持治理和监管的力度,强化矿山开采的生态治理与恢复要求;对自然保护区实施动态监测,对保护成效开展科学评估,进一步优化调整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和功能分区;对具有生态保护意义的湿地生态系统分批次建立不同等级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以环境敏感性划分不同区域,对保护区内物种采取就地保护和构建相关法律法规的方法来保护其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湿地生态功能及其动态平衡。

  源头控制,落实责任。加强对生态影响类项目的环评与管理,采取“谁开发、谁保护”的监管方式,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完善全省基本生态红线的划定和管理、监测工作,进一步明确生态保护的重点和空间格局,促进生态保护工作的开展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

  因地制宜,分区管控。秦岭作为天然的气候屏障和水源滋养地,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地位不言而喻。但近十余年来在陕南个别地区出现了生态质量下降的情况。因此,应对本底具有显著差异的地区实行分区管控,如对陕北、陕南、关中地区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标准和措施。

  加强试点,创新机制。开展生态系统诊断和健康评价,大力推广实施生态系统管理模式,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增强生态服务功能;加强不同类型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试点工作,完善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探索生态保护区域科学发展的新模式和区域生态功能综合管理的新途径,创新区域保护和管理的新机制;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出台生态补偿政策法规,建立动态调整、奖惩分明、导向明确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部门联合,提升能力。通过培训,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联合等形式,完善和提高我省生态遥感监测与管理能力,建立天地一体化的动态监测评估体系;开展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城市环境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增强生态保护的科技支撑力量,深入开展全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生态系统碳汇等的核算与评估,为环境决策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