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40名流动无证早餐经营者“转正”上岗
备受关注的“ 西安 流动无证摊贩‘转正’上岗”活动,历经四个多月的调研考察、征集、筛选和培训等环节,昨日,在西安市政府副秘书长黄晓华、西安市商务局局长吕恒军等与会领导和新闻媒体的见证下,终于有了可喜的成果:从600多位报名加盟者中,层层筛选出来的40名流动无证摊点经营者,全部转型成为“放心早餐”中的一员。
交流请教--
现场尝尝老师傅的手艺明天就上岗
昨日上午,“首批无证早餐点规范转型上岗仪式”现场,虽然天公不作美,但劲吹的寒风和瓢泼大雨,并没有吹冷、浇灭放心早餐加盟者高涨的热情。
记者现场看到,大雨中,会议现场推进三辆干净整洁的“爱心早餐”小餐车,热腾腾的豆浆、奶茶、油条、肉夹馍、菜盒子、鸡蛋饼等食品,让原本单调仪式变得热闹起来:上岗前,看看老师傅怎么加热早餐;上岗前,亲口尝尝老师傅做出来的放心早餐;上岗前,借此机会虚心请教一下售卖经验……虽然迎着寒风和大雨,但个个心里甜丝丝的。
“我是从报纸上看到,在这里接受正规培训就能上岗,我就过来了。这里真的很不错,我还在原来的地方卖早餐,以后终于不用为了生计和城管们‘打游击’了。”“转正”上岗卖放心早餐的王师傅说,在政府、媒体和有关单位的努力下,他们这些无证流动早餐摊点终于实现了正规化,终于摘了是“脏乱差”的“帽子”,也不再担心与城管执法人员“躲猫猫”了。看看现在,推着干净整洁的餐车,销售营养健康、价格实惠的早餐,心里踏实的很,在为市民们送早餐的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了稳定收入。
“有‘健康证’,也不用为食品安全操心,现在一个月能拿4000多工资,以前我摆地摊,一个月顶多2000,人还辛苦。”已经上岗的李女士说道,“放心早餐”不仅保障了市民健康,也解决了他们这些小商贩的经济问题。
整装上岗--
大雨中40名加盟者领到“放心早餐车”
昨日上午11点左右,雨越小越大,但寒风和大雨,并没有挡住这些加盟者走向放心早餐的脚步。大雨中,40位“转岗”者,身着放心早餐统一配发的服装,从“放心早餐”餐车配发处认领到属于自己的“放心餐车”。因为从认领到餐车的那一刻起,曾经的无证小摊贩就“变身”成了合法的经营者。期间,有加盟者激动地说:“我们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做生意了,流动无证摊贩的‘帽子’正是受够了!”
正如三秦都市报副总编辑赵良现场所言,流动摊贩,因为游离在监管之外,脏乱差、占道经营以及卫生食品安全隐患等问题,令市民反映颇多,对流动摊贩的管理,也成为了困扰诸多城市管理者的老大难问题。根治流动的马路“黑早餐”,堵不如疏,而西安市推行的民生工程“放心早餐”,恰恰能让其获得合法身份。
三秦都市报出面及时和西安“放心早餐”配送单位,以及城管、早餐办等单位沟通,于2014年11月27日起策划推出了《西安流动无证摊贩“转正”上岗》专题报道,迄今为止,已经吸引了600多人积极参与,其中大部分是流动无证摊贩。考虑到首批“转正”上岗者的示范性作用,经过城管等几个部门的层层筛选,最终从600多位报名加盟者中,精选出40名培训上岗。
岗前故事--
儿子将父亲从无证摊点拽到“放心早餐”
儿子将父亲从流动无证摊点上拽到放心早餐,女儿带爸爸双双加盟成首批上岗幸运者……昨日的上岗仪式现场,竟然出现好几对加盟放心早餐的“父子兵”和“父女兵”……
在长安区常年打游击摆水果摊的李大刚(化名),本打算每月挣上2000多元零花钱就行了,但生意不好做,尤其是一到下雨天出不了摊子时,呆在家里没事干,去年冬天,被儿子拽到放心早餐一起报了名,经过一系列的培训,现在终于上岗了,总算有个正经事情干了。同样经历的还有25岁的报名加盟者朱娜颖,她加盟放心早餐时,也同时把无证摆摊卖早餐的爸爸拉来报名。“我父亲以前就是卖早餐的,看着他每天风餐露宿挣不到多少钱,我很心疼。放心早餐的安全问题首先是有保障的,加上又有合法手续,也不用躲来躲去的。父亲今年43岁了,她也不想让父亲去干重活,就帮父亲报了名,幸运的是父亲成为了首批上岗者,随后打算让父亲在沙坡附近卖方心早餐。”朱娜颖说。
王亚红也曾是一名无证流动早餐经营者,她说,她去年从《三秦都市报》上看到关于给他们这些无证流动早餐点“转正”上岗的新闻时内心很激动,当时就给报社打电话咨询,后来又到放心早餐企业参观、了解并报了名。
长远规划--
西安计划将“放心早餐”摆进社区
西安市早餐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安建勇副主任说:“三秦都市报的这个策划非常好,我们现在正大力扶持‘放心早餐’这个项目,食品安全卫生,销售者们每个月拿的工资,将远远超过他们无证运营时的收入,而且现在发展一辆早餐车,我们就给补贴3000元。一辆放心早餐车最少需要两个人来管理,这个项目也有利于帮助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说到未来规划,安副主任说:“打算让放心早餐进社区,这样会更方便社区居民。在人流量大的地方设置售卖厅,把销售早餐、午餐,更加便利于市民。”针对放心早餐在发展中需要的解决的问题,安副主任说:“按规定要求早餐必须9点收摊,这就很难避免食品浪费,做的少了怕不够,做得多了,剩余食品的流向就成了问题,所以,如何找到剩余早餐的回收之门,如何避免浪费,也是很重要的问题。还有就是放心早餐进社区难的问题,进社区是要收钱的,而放心早餐又是很微利的,比如一根油条,原料是从东北运来的最优质的原料,但一根只卖1块钱,那么进社区可能就不得不加价了,这一点上,还需要政府政策的帮助。”
本报记者 李海涛 赵丽莉 实习生 张宸豪 刘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