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数量翻倍 北交所加快高质扩容迎来新机遇
兔年开市,北京证券交易所北证50指数最高涨幅超7%,日成交额连续站上20亿元大关,新上市的多只新股均实现了开门红。但也要看到,行情缺乏持续性、交易量还不稳定等问题依然存在,北交所改革发展任重而道远。
提振市场信心
兔年开市后,北交所为何一度出现交投活跃行情?业内人士认为是外围面、政策面和基本面多重利好共振的结果。
从宏观环境看,中国经济稳步回升,市场预期良好。科创板和创业板在兔年春节前就有一定涨幅,北证50指数存在补涨效应。
从市场基本面看,由于经历了充分回调,北交所一些优质股票低估值价值凸显。此外,北交所企业业绩预告频频预增,随着融资融券业务、做市业务细则相继出炉,相关利好政策改革推进,有效提振机构投资者信心。
截至2022年末,北交所上市公司162家,全年新增上市公司83家,较开市时翻一番;上市公司中小企业占比81%,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企业占比84%,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7家,平均研发强度达4.18%,部分公司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进口替代或拥有国际领先的技术专利。2022年前三季度,北交所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8.60%、14.38%,展现了发展活力与韧性。
自2022年11月份以来,北交所连续发布多项新制度。发布的融资融券制度,丰富了投资者交易策略,促进了价格双向发现;发布的实施做市交易业务细则,充分发挥做市商功能,改进交易定价,活跃市场交易。
“市场整体活跃度明显提高,投资者信心有效提升。但值得注意的是,日成交金额波动性较大,无法保持持续性放大。”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的看法颇具代表性。他告诉记者,市场希望北交所能尽快将融资融券和混合交易开闸放行,强化政策落地预期和改革持续预期,引导更多资金特别是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场,实现投融两活。
广东力量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朱为绎认为,市场期待北交所加快改革。特别是在全面注册制启动的情况下,加快推进北交所上市公司向科创板、创业板的转板工作,促进京沪深三大交易所互联互通,带动北交所优质企业估值和流动性提升。
董秘一家人创始人崔彦军预计,今年北交所上市企业数量仍然较多,急需推进改革吸引增量资金。他建议,在混合做市和融资融券尽早落地的前提下,站在新三板、北交所一体发展的背景下,应允许新三板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北交所二级市场,同时,公募基金要常态化发行,并尽早落实降低投资者准入门槛,以及研究推动在北交所试点T+0并配套取消涨跌幅等改革措施。
加快高质扩容
2月1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启动。随即按照证监会统一部署,北交所对《北京证券交易所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审核规则(试行)》《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证券发行上市审核规则(试行)》《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审核规则(试行)》三件基本业务规则进行了修订。
据悉,此次北交所审核规则修订增加“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北交所定位”不予受理情形的主要考虑。主要是衔接上位规则关于中国证监会自北交所受理环节同步关注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北交所市场定位的规定,未实质新增行业准入要求,主要是强调在受理环节即予以把关。
业内专家表示,北交所对行业更包容。除了金融业、房地产业、淘汰落后产能行业、学前教育及学科类培训四类禁止性行业,其他行业均可以申报北交所。北交所不局限于技术创新,还包括模式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等。
北交所对审核理念更包容。北交所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适度包容中小企业发展阶段中规律性问题,如对研发支出资本化、关联交易占比大、同业竞争、上市公司子公司分拆上市等IPO疑难问题给予更大包容。
北交所对企业规模更包容。北交所主要是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为现今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提供了一条上市路径。从交易所实际过会情况来看,2022年创业板过会企业净利润中位值已达9921万元,科创板净利润中位值达7657万元,而北交所中位值在4200万元左右,体现了较为明显的规模包容性。同时,北交所上不封顶,也欢迎规模较大的优质企业、龙头企业来北交所上市。
与此同时,北交所形成了高效的常态化审核与发行上市节奏,上市预期更明确。2022年北交所上市企业从受理至上市平均耗时为3个交易所中最短,约为160天。高效的上市注册,首先来源于北交所对于三板存量企业更加熟悉,审核问询精简、直接,做到挑重点问、不重复问。同时受益于“并联审查”的工作机制,2022年9月以来,北交所上市委平均每周审议4家至5家上市项目,平均每月约8家完成发行上市。
近期,北交所、全国股转公司按照片区基地服务范围,连续召开了5场地方金融局上市挂牌工作座谈会,助力当地上市规划与北交所高质量扩容做好匹配,推动优质企业积极申报上市挂牌。
迎来新的机遇
目前,市场各方对北交所直联审核机制关注度较高。所谓直联审核,就是对于意在新三板挂牌满一年后立即申报北交所的申请挂牌公司,经企业主动申请、主办券商核查确认,股转公司、北交所实施内部审核监管流程再造,由同一部门集中归口管理其挂牌审核、持续监管、融资并购、上市审核等业务,在挂牌期间夯实规范运作基础的前提下,为优质企业打造一条“更快速、更明确、更顺畅”的挂牌上市路径。通过直联机制,预计优质企业可以实现常态化挂牌满一年后1个月至2个月内在北交所上市,即实现“12+1”“12+2”,企业能够在最快时间内实现上市融资。
直联机制设置了基本入选标准。客观条件方面,要求相关企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北交所市场定位,申报挂牌时满足北交所四套上市财务指标之一。优先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相关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企业适用直联机制。主观意愿方面,采用“举手原则”,企业自愿选择、自愿参与,申请挂牌同时提出直联机制适用申请,并且有明确的北交所发行上市计划,计划在挂牌后18个月内提交发行上市申报文件。中介执业方面,要求中介机构已确定发行上市项目签字负责人并由其作为签字人员开展挂牌推荐业务,挂牌期间中介机构团队保持稳定,不得随意变更。
目前已有20余家优质公司申报了直联机制。“北交所推出直联审核机制,市场认为主要是为了和沪深交易所错位竞争。”周运南表示,北京市政府重视北交所建设,将“服务新三板改革,全面支持北交所发展”,写入了《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规划》,以促进北交所发展、壮大。
北交所现有上市公司162家,相较于北交所开市时的81家,已经完成了上市公司数量翻倍,但相较于沪深交易所市场,规模仍显不足,高质量扩容是今年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市场发展的主要任务。“尽快形成初始市场规模,打造标杆企业和特色产业集聚效应,是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北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
编辑:张楠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