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院士专家在陕西理工学院开展系列活动
11.11.2014 18:11
本文来源: 教育厅
李灿院士在陕西理工学院作题为 《太阳能光催化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
朱蓓薇院士在陕西理工学院作题为《我国食品工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报告
国家基金委杨俊林研究员作题为《物理化学基础研究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报告
陕西理工学院“张涛院士奖学金”发放仪式暨励志教育报告会
陕西理工学院召开院士专家座谈会,研讨学科建设发展之计
活动期间,中科院院士、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灿,中科院院士、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陕西理工学院“双聘院士”张涛,中国工程院院士、陕西理工学院“双聘院士”朱蓓薇,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陕西理工学院双聘教授李隽,国家基金委研究员杨俊林五位院士专家在该院先后举办一系列报告会。 11月7日,李灿在该院作了题为《太阳能光催化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该院化学学院、数计学院、材料学院、外国语学院等院系的200余名师生聆听报告。报告中,李灿以太阳能科学利用意义为切入点,从“太阳能光催化研究的意义和原理”及“太阳能光催化转化制取太阳能燃料的过程”两个方面阐述了太阳能光催化的研究现状。讲解太阳能对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并阐述太阳能科学利用的几种主要方式和途径。李灿还与在场学生就太阳能光催化问题进行了交流,详细解答各种问题,并与学生们展开激烈探讨。 11月8日上午,朱蓓薇为该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作了题为《我国食品工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学术报告。生物科学与工学院师生代表200余人参加了大会。朱蓓薇对我国食品工业的现状以及未来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方向予以全面深刻的阐述。她指出,我国食品消费趋势已然转变,食品工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呈现出“主要食品产量大幅增加、区域优势显现”“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食品结构不断优化”的态势,并呈现出“传统食品现代化”“新型食品方便化、功能化、个性化”“食品制造绿色化”“食品销售多元化、传播立体化”等方向的快速发展。报告会后,朱蓓薇对该院师生关注的海产养殖、水产品加工等问题,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对水产资源开发背景、国内外水产品加工研究现状、水产品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水产食品加工的发展趋势与展望等问题展开深度剖析,并以南极磷虾为例介绍了水产新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开发。报告会激起该院生工学院广大师生对海洋生物资源的研究与开发的极大关注和热情。 11月7日下午,国家基金委杨俊林研究员应邀来该院作了题为《物理化学基础研究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报告。杰出校友、“双聘院士”张涛,理工科博士、副教授以上教师、硕士研究生等35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该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何宁院长主持。报告中,杨俊林对当今物理化学前沿科学问题及相关热点问题作了详细阐述,针对物理化学的基础研究从五个方面建议如何准备一个基金项目:把握科学前沿、思考实际需求、凝练科学问题、提出独特方案、突出学科特色。随后,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化学部优先支持的领域、基金委的资助格局、资助原则以及项目申请的要求、评审程序及2015年项目指南等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和说明。 另悉,11月8日上午,“张涛院士奖学金”发放仪式暨励志教育报告会在该院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张涛,该院党委书记张义明,党委副书记刘保民,学工部、校团委负责人及各二级学院的师生代表共600多人参加。张涛作了题为《立志创新 强国圆梦》的励志教育报告。张涛结合自身的事业发展历程,围绕“目标确定、坚持求索、创新发展、奋发图强”等问题展开演讲,引导大学生明确人生在于奋斗的道理。在互动交流环节中,学生发言踊跃,纷纷表示心灵受到震撼、精神得到鼓舞,阵阵掌声将报告会推上高潮。张涛为支持母校教育事业,激励在校学生奋发学习全面发展而捐资冠名设立了专项奖学金——“张涛院士奖学金”,举行了首次发放仪式。该奖学金每年将对20名品学兼优的本专科学生各奖励5000元。 同时,院士专家在实地参观走访后,分别与该院院领导、职能部门、学术委员会、省、校级重点学科负责人、学术带头人、专业相关院系师生进行座谈,为该院当前和今后的发展之路、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学生实践能力、院系专业发展等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良好的意见和建议。专家们指出,陕西理工学院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作为陕甘川鄂渝毗邻地区唯一一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五十多年扎根秦巴,肩负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与责任,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服务地方等方面都作出了显著的成效,优势特色十分明显。今后应进一步更新理念,提升内涵,提高辐射力,围绕汉水文化、三国两汉文化、水资源、秦巴生物资源等独特优势开展颇具特色的研究。 该院为加强与院士专家建立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推进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水平快速提升,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设立了“陕西理工学院催化科学与工程技术院士专家工作室”和“陕西理工学院秦巴食品资源研究与产业化开发院士专家工作室”。论坛活动期间举行了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仪式。(文/朱敏;图/王仕文 徐泽文) (责任编辑:陈栋)
本文来源: 教育厅
11.11.2014 18:11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
西安光机所有效载荷首次参与空间站科学实验
2022年10月31日,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