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大赞陕西省京剧院新剧《铜牛记》
导读: 11月12日、13日,陕西省京剧院新剧《铜牛记》惊艳亮相在天津举办的第七届中国京剧节,受到当地戏迷的热烈欢迎,演出圆满成功。
11月14日上午,第七届中国京剧节组委会在天津组织中国戏曲界专家及评委召开《铜牛记》剧目评论会。
11月12日、13日,陕西省京剧院新剧《铜牛记》惊艳亮相在天津举办的第七届中国京剧节,受到当地戏迷的热烈欢迎,演出圆满成功。11月14日上午,第七届中国京剧节组委会在天津组织中国戏曲界专家及评委召开《铜牛记》剧目评论会。
中国戏曲学会会长薛若琳、中国导演学会名誉会长黄在敏、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周龙等在评论会上大赞《铜牛记》演出成功,肯定《铜牛记》最大的成功是同老百姓产生共鸣。同时,评论家们从角色塑造、剧情设置、喜剧色彩、服装、唱词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见,希望陕西京剧院能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打磨《铜牛记》。
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周龙大赞《铜牛记》能同老百姓产生共鸣,演出非常成功。他说:“京剧《铜牛记》写的是历史题材,但却有现实的时代意义,这部剧最大的成功就是同老百姓产生共鸣。演员的唱腔等方面,非常受观众喜爱,在第七届京剧节上,第一次出现观众要求演员返场再唱的现象,十分难得。”
中国导演学会名誉会长黄在敏在评论会上提出,京剧《铜牛记》虽然是正剧,但是情节很多是虚构的,所以应该更加注重喜剧色彩。他说:“如果《铜牛记》的喜剧色彩能更浓烈一些,那么这个剧在违背正剧逻辑的地方就通了。唐宣宗与万寿公主之间的关系太正,后宫也应该突出家庭色彩,喜剧色彩变成类似《打金枝》的家庭色彩,将剧情更加软化,拉近与老百姓那种家长里短的距离。”
中国戏曲学会会长薛若琳在评论上指出,铜牛记编剧王晓马根据《资治通鉴》选取唐宣宗这个角色,展开剧情创作,选的非常巧。他说:“历史上,对唐宣宗的记载,基本上都是正面的,历史上的朋党之争、宦官之乱、藩镇割据等问题,在《铜牛记》里都有体现,角色选的非常的巧妙。而且鎏金铜牛的‘表里不一’也选的非常的巧。”
同时,薛若琳在剧情设置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他表示,京剧《铜牛记》尾声应该更加深化和渲染剧情,用喜剧色彩感染观众,仅仅万寿公主赔情还不够。
他说:“京剧《铜牛记》的尾声应该更加深化和渲染剧情,用更加浓烈的喜剧色彩感染观众。比如,唐宣宗戒奢倡俭,却要将万寿公主的婚礼办的千古留名,他在最后,应该自己做出检讨,他自己提出的戒奢倡俭,一句‘千古留名’引来文武百官进献贺礼,违背了戒奢倡俭,应该自己做出检讨。而不是仅仅拉着公主来赔情,宦官、吏部尚书、刑部尚书的煽动,也应该严惩,这样更加大快人心,仅仅公主做了替罪羊还是不够。”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所长、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周育德等也在评论会上肯定了京剧《铜牛记》,希望陕西省京剧院能进一步把《铜牛记》打磨成一部老百姓喜欢的经典剧目。
陕西省演艺集团总经理张民在评论会上发言,他说:“陕西省京剧院推出京剧《铜牛记》,我们最初是怀着一颗忐忑的心来参加中国京剧节,毕竟全国京剧界高手如林,然而观众们的掌声给了我们太多鼓舞,经过各位专家的指点和鼓励,我们更加有信心了,还会进一步将《铜牛记》进行推敲、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