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农成功参与构建世界首个六倍体小麦基因组图谱

19.09.2018  10:21

西农成功参与构建世界首个六倍体小麦基因组图谱

记者9月17日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参与并完成世界首个六倍体小麦基因组中7DL染色体密码破译工作。这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取得的重大成果。

今年8月,《科学》杂志刊发了国际小麦基因组测序联盟的一篇研究论文。论文显示世界上首个六倍体小麦基因组图谱构建完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宋卫宁教授团队完成了其中7DL染色体物理图谱构建及序列破译工作。

作为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谷物之一,小麦却一直未能完成全基因组测序。原因就是小麦基因组体量庞大,是人类基因组的5倍、水稻基因组的40倍,同时又是典型的异源多倍体基因组,重复序列极高。自2005年开始,国际小麦基因组测序联盟将普通小麦品系“中国春”的21条染色体进行了分离,并构建了相应的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后续的物理图谱构建、细菌人工染色体测序和序列的组装与分析则由联盟各成员分担。

2006年2月,宋卫宁教授进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工作,当年7月正式加入国际小麦基因组测序联盟。2009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宋卫宁团队提供了500万元科研经费,支持其团队开展小麦7DL染色体物理图谱构建工作。

据介绍,小麦7DL染色体物理图谱构建及序列破译工作是一项全新的探索,没有经验可循。仅7DL染色体的大小,就相等于整个水稻基因组;其物理图谱构建及序列组装、分析和破译的工作量,要远远超过相应的水稻基因组。在国家“863”计划和其他项目的支持下,经过不懈努力,宋卫宁团队终于完成了7DL染色体物理图谱构建及序列破译工作。

专家表示,世界首个六倍体小麦基因组图谱的完成,将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掌握小麦的生长发育规律。宋卫宁表示,未来,团队将继续开展序列分析工作,培育高产、抗旱、抗盐、抗病虫的小麦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