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两会关注:全面深化改革释放发展红利
27.01.2015 18:43
本文来源: 中国在线
导读: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两会”期间,陕西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围绕如何更好地推进改革纷纷发表了意见和建议。
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在三秦大地吹响。这一年,陕西省以问题为导向,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使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得到加快释放。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两会”期间,陕西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围绕如何更好地推进改革纷纷发表了意见和建议。
陕西省人大代表、洛川县委书记彭安季认为,今年的深化改革将会呈现几个特征:一是全方位,多领域。改革将会逐步深入到各个层次、各个领域。二是问题导向,针对性强。去年的改革实践证明这样做效果非常好。三是难度大,亮点多。改革必然会触碰很多的利益点,阻力不小,但经过适应期后,改革将会更加注重稳妥性、民生性和普惠性。四是在顶层设计之下,改革将持续有序推进。
彭安季认为,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难度会越来越大,但也有有利条件:一方面是中央的顶层设计避免了各地改革的不一致性。另一方面,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改革奠定了很好的思想基础。要攻克改革难点,既要宣传开路,抓好思想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更要敢于担当,真正把改革落到实处。
经济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陕西省政协委员、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成荣说,长期以来,陕西省国有经济比重较高,经济发展活力不足。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国有资本的配置效率,必须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
裴成荣建议,通过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推进改制上市,大胆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加快整合重组步伐,探索员工持股等方式,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同时,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公用事业等领域,实施国企经营体制和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创新财政投入机制。
“改革已经到了涉险滩、啃硬骨头的阶段。”陕西省人大代表、府谷县县长辛耀峰说,对府谷而言,自2013年以来,受煤价下跌影响,民营企业陷入产品积压、经营亏损、资金持续短缺的困境。府谷去年被列为省直管县试点后,增强了县级财力,提高了财政资金利用效率,并缓解了县级资金调度压力。但要全面深化改革,破解发展困境,首先还是要转变观念,清除民营企业发展思想障碍。必须摒弃帮助民企就是帮助有钱人的偏见,引导民企走推进企业战略重组的路子。同时创新银企合作模式,强化对重点民企的信贷支持力度。另外,还要确保民营企业家对社会的贡献得到应有的尊重。
行政体制改革的“破冰”,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今年,陕西省将以简政放权和强化市场监管为重点,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陕西省政协委员、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院长刘吉发说,我们的改革已由“发展型改革”向“治理型改革”转变。过去权力过度集中、无限膨大,滋生了权力的异化。各种制度、多个手续,有碍于社会发展。因此,这就要求政府必须缩手、瘦身,通过减政放权,有效激活市场潜力。“法治的核心不是治民,而是治权。”刘吉发说,法律授权是有边界的,要把改革放到法制的轨道上推进,这样用权就会有度、有序,用不到位就要担责。过去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既要摸着石头过河,又要顶层设计。
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面对顶层设计和基层期盼,中层实施落实至关重要。改革要尊重规律,找到利益平衡点。改革方案要细化,并努力做好过程中的衔接工作,逐步稳妥推进,坚持不懈地通过深化改革释放发展红利。
本文来源: 中国在线
27.01.2015 18:43
【博物馆未解之谜】王莽时期的铜蒸馏器 到底还有什么作用?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第一新闻》记者 高翔) 陕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