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报道:政协委员话农机(四)

25.03.2016  17:05

民革中央:

以高科技创新突破 补农业现代化短板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农业重大基础理论、前沿核心技术以及农业高科技的应用、推广仍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虽然我国农业科技与世界水平在缩小差距,但在农业信息技术、农机化、包括高端农机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等方面的研发、应用仍相对滞后,农业现代化程度仍较低。

农业科研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当前我国公益性的农业科研机制仍然各自为阵,并未形成统筹协调、分工明确、配合补充并完善农业科研体系,造成科研资源分散,科研成果难以落地和推广。

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主体地位尚未形成,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企业以科技创新为主体”,我国逐渐涌现出一批农业科技型企业,为我国现代农业提供了技术产业支撑。但由于他们体制不姓“公”,在国家项目评审、资金安排及科技奖励等方面往往排不上队,影响企业创新积极性。

建议: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选择北京、上海等城市,借助国家创新区域政策优势,重点培育一批农业高科技企业。加强对农业重大基础理论的研究,加快对农业前沿核心技术的研发,力争在农机装备、智能农业等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

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让企业真正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主体,破除企业创新的制度障碍。同时,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优化企业创新环境,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公共服务体系。

加快“互联网+农业”的融合,以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互联网+高科技+农业+金融”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来源:中国农机化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