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记者走进“两弹城” 首次解密两弹元勋邓稼先亲笔手稿

20.02.2018  13:03

   摘要: 我们不是怀旧,我们是要记得;我们不仅要记得,更要传承。

  “邓稼先”、“原子弹、氢弹”、“两弹元勋”,这些耳熟能详的词语是初中课本里就讲过的知识点,每个人应该都知道它们对于我们国家的意义,大多数人可能听说过他们当时“很艰苦”,然而或许只有少数人,知道这个“艰苦”到底意味着什么。为了去感受这两个字的力量,我们在春节前夕走进了“两弹”的诞生地--“三线”建设时的902基地,现在的“两弹城”。

  最近网上流行一句话:不要让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经过了几天的拍摄和采访,我才知道,“艰苦”并不是这段历史的重点,它背后从未被条件限制的“想象力”才是。

  902基地院部旧址现被称作“两弹城

  很多三线基地是东部城市的企业援建的,从大城市来到深山,要克服自然环境的刁难,习惯偏远地域的寂寞。902基地却从青海的戈壁滩上搬来,和那里比,梓潼县的山沟沟,算人间天堂了。

  902基地旧址照片厂房和实验室在青山环抱中

  90岁的雷开学老人给我们讲述了他当年到这里之后的感受,他说,坐了几天的闷罐火车到了这里,车门才打开一道缝的时候,他就乐了。

  央视记者吴杰采访90岁的雷开学老人

  “山真绿,好多的树,而且,这里海拔低,可以把米饭煮熟。更重要的是,不用担心天天生活在敌人定点清除的威胁下了。

  你看,并没有我们想象中对于条件的抱怨,这里的人,始终带着积极和乐观,做着最苦最难的事。

  山野之中的核武器试验厂房

  央视记者吴杰采访81岁的商顺昌老人

  “靠山,隐蔽,分散,进洞,远看像村镇,近看像民房,大家要从附近的村镇里坐几个小时的车,才能凑到一起开一场协调会。”听到这里我想,对中国人来说,那并不是一段体面的生活。强大的民族,除非是科研条件迫切需要,是不会让科学家藏在山沟里工作,过着一边做研究一边过种菜挑粪的日子的。而正是怀着“强我中华”的渴望,一群世界级的科学家才会甘愿待在这里。

  生活条件艰苦的科研人员家属

  邓稼先旧居位于“两弹城”内

  这间屋子曾经是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办公室,从摆设上,我实在说不出什么东西来:这是一对沙发,这是一部电话,这是一台手摇计算机。

  邓稼先曾在“两弹城”使用的办公室

  还好,墙上这些邓稼先手写的几张字条,还值得我们多驻足一会儿。

  邓稼先手写的字条

  “明天我要做一个手术”,思前想后,邓稼先在手术前,加了一个“”。他不想让大家担心。那时的他,已经罹患直肠癌晚期,工作人员说,他的血小板几乎完全丧失,体内不停出血,用年轻人能理解的话说,他的生命值一直在减少。

  邓稼先手写的字条

  这是另一张邓稼先的手稿,里面对病情也只说了一句话,“今天我打了化疗,打完挺不舒服的”。可能这是我见到的,这位科学大家第一次,向别人表达自己的病痛。而他其他时间,说的依旧只有工作。

  邓稼先手写的字条

  这里的“星球大战”,即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电磁轨道”应该指当时提出的电磁轨道发射技术。有人说,这是个对西方世界都有着“幻想”意味的科学发展规划;有人说,这个计划订的太高远,让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都望尘莫及。而邓稼先那一辈科学家,拿着一年仅有9000万的科研经费,却要跟踪这样一个高深的科技规划。

  就在邓稼先写下这篇手稿的同一年,同样在这个山沟里的研究院工作的另一位科学大家――王淦昌和另外三位科学家共同向党中央上书,要制定中国自己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今天,我们把它叫做863计划。

  我们能看到的中国的超级计算机,大型运载火箭,核聚变试验装置等大国重器,就是这份计划的产物。

  核聚变试验装置“聚龙一号”试验时发出的电光

  贫穷,并没有限制他们的想象力;

  贫穷,没有限制他们殚精竭虑为未来布局的战略眼光;

  贫穷,更没有限制他们把知识,青春,甚至生命贡献给祖国的决心;

  这些是,贫穷无法限制的东西。

   我们不是怀旧,我们是要记得;我们不仅要记得,更要传承。

编辑:王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