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近期召开两项专题会议加快学校内涵发展

22.04.2015  20:30
            日前,陕西师范大学召开了首届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工作专题会议和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工作专题会,系统谋划,扎实推进,切实加强学校内涵发展。             —— 召开首届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工作专题会议。 会上,该校副校长游旭群传达了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全国留学生工作会议上的重要指示和会议精神,并对推动学校今后的留学生事业发展、加快国际化进程提出要求。他说,学校为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应该成为学校重要的办学理念和目标。各教学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充分认识留学生工作在学校国际化战略中的重要性,加快制订和实施国际学生招生及培养方案,出台相关的留学生管理和保障制度,提升留学生教育质量,用实际行动完善该校人才培养工作格局,加大国际化办学力度,加快推动学校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进程。             该校国际汉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教务处、研究生院、历史文化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等部门负责人分别结合所在部门的工作性质和特点,从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及促进国际人才培养、加强和改进来华留学生本科学历教育、推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等方面进行发言。             该校校长程光旭指出,随着中国日益走向世界前台,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水平大学建设一定要适应这个要求和潮流,高度重视走出去和请进来工作。为做好这项工作,他提出五点要求: 一是 加快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引进与培养工作,推动英文课程模块建设,满足外国学生学习需求; 二是 要进一步加大留学生招生宣传,通过已有成熟的优质项目不断扩大生源,搭建更多的研究和培养平台,吸引国外学生报考; 三是 制订更加灵活的留学生招生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留学生奖学金体系,吸引更多优秀留学生来校学习; 四是 进一步加大对来校留学生的人文关怀,努力改进留学生的住宿、生活及学习条件,为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和氛围; 五是 对留学生教育工作给予高度重视,要有专人负责,明确责任,加强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召开 一流学科建设工作专题会。 会上,该校“211工程”与学科建设处处长姚若侠作了《启动一流学科建设,托起学校战略转型、内涵发展之梦》的报告;文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分别介绍了本学科的现状、困境、以及未来发展的思路和举措。人事处、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分别就配合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工作的设想和措施进行了介绍。             程光旭指出,近年来,伴随着全球高等教育形势的变化,我国高等教育逐渐从规模扩张转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发展道路上,国家资源配置方式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在未来的竞争中,学科综合水平和竞争力将会成为国家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主要依据。作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该校承载着国家教育创新发展和高水平师资培养的重要使命,在国家高等教育布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强调,建设一流学科,要对评估和排名有理性认识,必须始终把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放在首要位置,瞄准国家需求,创新理念,变革制约学校转型与发展的体制机制束缚,实现师生个体发展与学校跨越发展的双丰收。程光旭还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全校上下要有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继续发扬师大踏实的作风,团结协作,努力实现一流学科建设目标。                                                   (责任编辑:胡玥)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