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一公院多个项目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
6月12日,2015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在西安隆重召开,公司主要承担的多个项目获得表彰。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翁孟勇,中国工程院院士郑颖人、交通部科技司副司长袁鹏,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副巡视员王晓彬,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中国公路学会副理事长冯西宁,中交集团总工程师、中国公路学会副理事长张喜刚以及重庆交通大学、长安大学有关领导为获奖代表颁奖。
此次会议共表彰5项特等奖、18项一等奖、69项二等奖、70项三等奖。其中中交一公院承担的“青海省共和至玉树(结古)公路建设关键技术研究”获得特等奖,党委书记、勘察设计大师汪双杰佩戴红花,登台领奖。此外,由一公院承担的“路基沉降自动监测系统研究”、“煤焦油沥青的改性研究及应用”获得二等奖;“山间盆地河湖相软弱地基处理技术研究”、“公路大孔径钢波纹管通道应用技术研究”获得三等奖。
中交一公院党委书记、勘察设计大师汪双杰作为获奖代表发表获奖感言。他首先感谢公路学会一直以来对一公院的关心与支持。他表示,国家规划的“四个交通”建设,离不开交通科技的支撑,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风险与付出。作为国家交通科技骨干力量,愿意为“四个交通”的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副司长袁鹏作了专题报告,结合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对《交通运输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简称“规划”)进行解读。报告中,袁鹏回顾了“十二五”交通运输科技发展成果,分析了新形势下交通行业科技创新工作,重点解读了交通运输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并对努力推动规划任务落地落实,提出了若干建议。袁鹏指出,必须实现项目、基地、人才与科技奖励、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的互动、支撑,着力开展交通运输创新发展战略研究,加快构建新的行业科技创新体系,积极推动国家重点专项研究取得实效,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工作,把握重大技术方向和技术政策研究工作。袁鹏强调,“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将引领交通运输步入新时代。
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副巡视员王晓彬在讲话中指出,当前新一轮产业革命崛起,“创新”成为“十三五”发展规划的一大主题,“十三五”发展规划为未来五年工作指明了方向,其中,提出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支撑交通建设发展,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