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重症”背后的中医力量 雷根平和他的援鄂中医医疗队

25.05.2020  14:56

  54岁的雷根平生平第一次上新闻联播,缘于他潜心奋斗了29年的中医事业。

  2月19日,在武汉市方医院一线专家“新冠肺炎轻症病例治疗与管理”座谈会上,陕西名中医、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雷根平作为江夏方舱医院和国家援鄂中医医疗队代表,向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组长孙春兰副总理汇报江夏方舱医院应用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特色经验。

  汇报内容,包括后来广为人知的江夏方舱“系列方”。雷根平在张伯礼、刘清泉等中医专家指导下牵头起草的“系列方”,运用临床治疗患者500多人,无一例转为重症或危重症,而且“零复阳”。

  进舱守护26天,雷根平带队的国家(陕西)援鄂抗疫中医医疗队收治的94例病人,治愈64例,非重症患者转出30例。

  从武汉归来,医疗队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疫情防控先进集体”称号,队长雷根平被陕西省委授予“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即使“赤膊”也要上阵

  到武汉后,雷根平带着陕西中医药大学两个附属医院的32位医护人员,和天津、河南、江苏、湖南等4省的援鄂中医医疗队一起,承担了江夏区大花山方舱医院患者的救治任务。

  作为队长,雷根平担心的不仅是数量连续攀升的新冠肺炎患者,还有全体队员能否实现“零感染”。

  前方要求医疗队自备防护物资,然而医院倾己所有,防护物资仅够支撑两天。两天之后咋办?雷根平不知道,但他知道绝不能退缩。“只要能到前线救人,即使赤膊也要上阵。

  直到医院开舱当天,雷根平才接到消息,医护人员第一天的防护物资已经备好,接下来每天上报第二天用的物资,确保每位医护人员的完全防护。雷根平悬了几天的心,这才放下。

  进舱之后,雷根平时刻强调着“战时”状态:抗疫就是打仗,打仗没有分工。医生人手紧,就护士做;护理上该做的事情,医生遇到了也要做。

  每组2名医生、3名护士,工作6小时——这是江夏方舱医院陕西病区医务人员的工作安排。然而,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亟待完善的流程,第一天的工作到底要怎么开展,医疗队的队员们心里都没底。

  但第一天的排班,护士长陈敏并未犯难——队员们争先恐后,要求让自己先进舱。看到一个个年轻的面孔被藏进口罩和护目镜,变成了防护服上的名字,陈敏眼眶热了,她们,还都是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龄啊。

  雷根平也心疼这些孩子,她们和自己的女儿一般大。但既已到前线,再稚嫩的肩膀,也要扛起“战士”的责任。

  开诊首日,病区主任、党小组1组组长李京涛晚上回到房间时已是凌晨。他准备洗澡时,发现自己明显体力不支,双腿发软打颤。为了防止摔倒,他靠着墙壁花了30分钟才洗完,入睡时已是凌晨3点。

  但第二天,他依然和呼吸科医生史捷搭班,在最忙的下午班进舱收治病人,连续4天,直到病人收满。

  雷根平看到几近虚脱的李京涛,很心疼:“小李,你还撑得住吗?我来替你上一个班吧!

  李京涛差点就要同意了,但他咬咬牙,选择继续坚持下去。因为他知道,雷根平不仅要每天到病区查房,还要上方舱医院副院长的行政班,每天早上7点出门,从来没有在夜里12点之前回来过。

  在新冠病区,医护人员做好防护是天大的事情,按照医院要求,感控医生必须全面负责医护人员感染控制监督管理工作。25岁的张仁儒,是队里仅有的两名感控医生之一。只要有队员进舱、出舱,她和其他队里感控人员都必须在现场,把控每一个队员有可能出现的任何感染风险问题。

  第一天上班,张仁儒几乎24小时没合眼:早上8点随队从驻地出发,上午在方舱医院走流程;下午2点直至第二天凌晨4点,接送进出舱的医护人员,叮嘱他们穿脱要点;凌晨4点半返回驻地酒店,早上7点半再次起床出发去方舱医院,9点把当天工作的同事送进舱。

  别人劝张仁儒休息,她说不能因为自己工作不到位,让队友有感染的风险,“我年轻,还能扛!

  张仁儒的党小组组长李天浩,每次上班都会提前到:“我早来一分钟,上一班的大夫就要早一分钟解放,6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每一个经历过的人都懂这份艰难。

  因为工作繁忙,他和雷根平碰面的机会并不多,但每次碰面,他都发现雷根平的眼圈是发红的,这是因为工作带来的疲惫。

  “没有现成的流程、没有经验可以参考,无异于建一个新的科室。”陈敏第一次到护士站时,摆在她面前的仅有一张桌子。她跟着雷根平“白手起家”,着手完善整个病区的各项制度、流程,梳理护理的内容,没日没夜。副护士长刘惠心疼,累垮了可怎么办?

  关舱的时候,她数了数,病区的管理制度已经达到30条,每一条都是经过实践证明最有效的方案。

  雷根平和陈敏在与患者交流

   主导江夏“系列方

  2月15日,江夏方舱医院开舱的第二天,武汉下起了鹅毛大雪。正在舱外接病人的陈敏瑟瑟发抖,她防护服里面只穿了一件单衣,整个人被刺骨的冷风层层包裹;舱内2楼,科室主任李京涛和呼吸科医生史捷继续接诊入院的病人,把脉、看片子、开方,很多老人还说着他们听不懂的武汉话。

  此时,雷根平正在做入舱前的准备。上午10点,他和刘清泉院长讨论新冠肺炎的学术问题,临别时指示让他根据新冠肺炎病人发烧、无力、咳嗽等的不同症状,开一些小方子。根据以往经验,雷根平把方子很快开了出来,但心里很不踏实。见的病人太少,这个方子会不会太草率?

  中医的优势在于望、闻、问、切,他觉得自己必须多见病人,开出的方子才更有针对性、更有效。

  下午6时,已经穿好防护服的雷根平进了方舱。此时的陕西病区已经收进了40多位病人,且仍有病人在办理入住。他逐个开始看起,观察病人舌苔、摸脉、看片子,结合所有患者的既往病史、发病特征、临床症状、中医症候,边看边总结处方。直到晚上11时,把所有入住的病人看完。

  出了方舱的雷根平,连夜把方子拟了出来。第二天一早,这份初拟的方子,经过了张伯礼、刘清泉的完善,在院务会上得到了认可和通过。这个分别针对新冠肺炎病人发热、咳嗽、无症状、失眠等不同临床表现拟定的1、2、3、4号江夏“系列方”,正式进入临床。

  三天后,江夏“系列方”经受住了考验,用过此方90%的患者都有了很大程度改善。

  这份系列方,是对疫病通治国家方案的补充,也是江夏方舱医院中医治疗辨证施治的特色所在。能够主导完成江夏“系列方”,雷根平并不是靠到病房“望闻问切”这一时的功夫。

  疫情爆发之初,雷根平根据专业直觉及医学经验判断,对于新冠肺炎的有效治疗技术、特殊发病规律、病情转化规律、中医根本病机等进行深入研究,以成熟的研究结果指导临床救治势必会提高新冠肺炎的防治效果。

  在援鄂抗疫出发前,他申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及中医护理路径的研究”陕西省科技厅新冠肺炎专项课题已经获批。不打无准备的仗,他搜集并研究了大量新冠肺炎感染者的症状,并思考治疗方案,包括年前张伯礼、刘清泉等几名中医专家组成员完善的“通治方案”。

  中医治病,讲究整体性。前方,雷根平和主治大夫们,通过临床对病人的观察和研究,提出运用香囊外治技术对患者身心进行防控治疗,并拟出了香囊中药包的初步方案。

  后方,以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赵晓平领衔的中医专家们,对中药香囊进行完善、辩证,“扶正辟邪香囊”随着第三批国家中医医疗队(增补)队员到达武汉,发放到每个陕西病区病人的手中。

  随着医护人员对方舱医院的逐渐熟悉,雷根平逐步把科研课题加入到工作中,陕西病区医护人员对新冠肺炎流病学、症状学、影像组学、代谢组学、治疗效应学、中医证候群、中医传变规律、舌脉征象等不断开展多维度、多层面研究工作。

  鉴于陕西病区医疗队的临床研究成绩,雷根平带领科研团队参加了由张伯礼、刘清泉牵头的科技部、国家中药管理局新冠肺炎研究的重大课题“江夏方舱医院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临床观察评价研究”,继续完成新冠肺炎临床病例分析研究。

   中医不是慢郎中

  “护士长,麻烦您请医生给我开个4号方,我最近睡不好。

  “你还知道我们有4号方呐!

  “那么多人用了都有效,我们微信群里早传开了。

  但刚进舱时,他还不太愿意接受中医治疗,“光喝中药不输液能好吗?

  让他的观念有颠覆性改变的是那个不起眼的敷贴。由于旁边病友高烧迟迟未退,医生在他的大椎穴贴上了温灸贴,不料第二天,体温真的降了。

  这下子,他心甘情愿卸下了“心灵的盔甲”:医生开的“4号方”,他用开水一冲,一股脑喝下去;护士们带着大家练习太极拳、八段锦,他也跟着一板一眼地学起来,身体通畅了、情绪也没有以前焦虑。

  “新冠肺炎是病毒侵袭到人体内与人自身抵抗力博弈的结果,因此,提高机体抵抗力是非常有效的办法。”雷根平说,中药正是针对患者整体状况进行治疗,调动人自身内源性抗病机能。

  他坦言,一开始,部分患者对中医持怀疑态度,甚至有些排斥,觉得服用中药起效慢、延误病情。“一个个好起来的活生生病例让大家真切感到中医不是慢郎中。

  有个女病人,丈夫在其他方舱医院,西医治疗,夫妻俩同时入院,起初丈夫担心妻子吃中药康复慢,不料妻子很快治愈出院,反劝丈夫转院。

  “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归根到底是要让病人得到最好的救治。”雷根平直言,“我们从不去争论中医、西医孰优孰劣,也不排斥西医。”事实上,除了中药汤剂治疗外,方舱医院也配备一些基础的西医设备。

  从未集中面对过如此数量之大的患者群,也从来没有治疗新冠肺炎的经验可以遵循,雷根平每一个细节都尽量考虑周全。

  他每天查房巡诊,查看患者的脉象、舌象。患者在服药过程中,他会密切观察每一位患者的具体反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需要时,按摩、针灸、太极拳、八段锦、耳穴贴敷、穴位拍打等十八般中医治疗“武器”悉数上阵。

  病人们对中医的态度从怀疑转为信任,不仅归功于疗效。

  进舱没多久,陈敏发现,一些病人进舱后不适应,焦虑、不愿跟人沟通,还有人躲在被窝里哭。

  这样下去可不行!她建了“陕西病区朋友”微信群,鼓励病人在群里聊天、解闷,把医生、护士也拉进群,对群里问题及时回复,安抚病人情绪。

  雷根平很少在群里“冒泡”。陈敏知道,身为江夏方舱医院党委委员、第一副院长,他主管医疗行政,并负责陕西病区一切工作事务,常常忙到没时间吃饭。

  可面对病人,雷根平总能抽出时间。有一次,陈敏跟雷根平查房,一位病人亲热地打招呼:“雷院长,您上次微信上教我的按摩方法,我试了,特别有效。

  陈敏这才知道,这个入院后一直焦虑不安的病人,最近几天吃得好、睡得香,原来是雷根平偷偷给开了“小灶”。

  增补队员到之前,陕西病区的医护人员几乎全部都是连轴转,他们不仅要护理好病人的身体,还要保障大伙的生活所需。94个病人的一日三餐,他们要取回来逐份分发,每天得上下楼跑几十趟。

  医护人员辛苦,很多病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一些人自发成立了志愿小组,取饭的、消杀的、打扫卫生的,纷纷主动帮忙。

  队员们总能想出方法给患者打气:联系小林漫话,专门给病人画上战疫漫话;拿零食当蛋糕,给病人送上生日祝福;几个护士连夜手绘“战胜者证书”,只为给第二天出院的患者送上一份礼物……

  方舱医院关舱前,五省中医医疗队每省派出两名中医专家,带教当地医生。在抗疫前线中医师承仪式上,雷根平带教江夏区中医院主任医生马卫国,并作为导师代表发言。接受江夏区电视台采访时他特别强调,援鄂抗疫的同时,为当地培养一支本土中医抗疫力量刻不容缓。

  如今回陕已有月余,雷根平还会经常收到马卫国的求教微信。对于马卫国每次提出的问题和业务求助,他都会倾囊相授。(当代陕西 秦凯风 梁芝芳)

编辑:王嘉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近期重点人群新冠疫苗接种方案来了
  8月1日,省卫健委转发了国家疾控局相关消息,西安网
今年上半年PM2.5浓度上升6.2% 生态环境部解析原因
  中新网7月27日电国新办27日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空气质量同比出现了反弹,PM2.西安网
“日内瓦病人”成艾滋病病情长期缓解特例
  未接受突变基因移植   “日内瓦病人”成西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