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热炒中国富商在挪威购地 称或欲收集情报

17.12.2014  19:56

  有着“通往北方之路”之称的挪威斯瓦尔巴群岛,在10月中旬已是一片银装素裹,宛如银色的童话王国。日本《产经新闻》伦敦分社社长内藤泰朗近日从伦敦出发,乘飞机一路向北,经由奥斯陆,历时7个小时,抵达斯瓦尔巴群岛。一走下升降梯,内藤便瞬间就体会到彻骨的寒冷。

  《产经新闻》称,斯瓦尔巴群岛是挪威的属地,位于北冰洋上巴伦支海和格陵兰海之间。因“世界最北端的城市”而闻名的朗伊尔城位于该群岛的最大岛—斯匹次卑尔根岛之上,是该群岛的首府。内藤在文章中写道,走在这座人口不足2200人的城市,即使在城中心也能够眺望到四周的山地,城市面积是日本JR铁路山手线内环覆盖面积的3倍还多。

  近日,挪威媒体频频报道称,财大气粗、酷爱冰雪的中国房地产大亨黄怒波有意于2015年春天在朗伊尔城购买土地,这一消息引发了日本《产经新闻》的高度关注。

  《产经新闻》报道称,黄怒波在2013年计划冰岛购买一块冰封荒地,但由于当地有法律限制外国人从事土地交易,不得不放弃。2014年夏天,黄怒波达成了以大约4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400万元)购买位于北部城市特罗姆瑟附近的一大片滨海地块的初步协议,而且据挪威国营广播公司报道,他还正打算在斯瓦尔巴群岛的主岛斯匹次卑尔根岛上购买面积大很多、而且更加靠北的地块。

  《产经新闻》猜测,究竟是什么吸引黄怒波在冰天雪地的北极地区一再圈地呢?内藤采访到了挪威科学家,他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国际著名的极地研究机构—挪威极地研究机构弗里乔夫·南森研究所(Fridtjof Nansen Institute) 所长伦德认为,吸引中国富商来北极圈投资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挪威境内的雷达站,他可以通过人造卫星获取秘密情报。另外,他在挪威购买土地,很可能会为了在当地开发休闲度假以及观光旅游产业,这让人感到担忧。

  其次,北极资源丰富,未开采的石油占全世界石油总量的13%,天然气则占到30%,因此黄怒波购地的举动不排除是中国政府觊觎这些丰富的天然资源。不过,由于规章法律的限制,中国想要独自在挪威境内开采资源,可以说相当困难。

  伦德还指出,中国政府在2014年曾提出在斯瓦尔巴群岛建立大型雷达设备用于观测极光,不过挪威政府在9月拒绝了这一要求。尽管具体原因没有公开,但挪威专家认为,建立雷达就可以通过卫星收集军事机密情报,因此有借助科学研究来达到其他目的的可能,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并不是没有发生过。因此,挪威方面为避免风险回绝了中方的提议。

  斯瓦尔巴群岛除有两座用于观测极光的雷达设备以外,还建有人工卫星雷达站,用于监测气象、探查资源和观察地形。它也是北极圈内唯一一个可以24小时实时监测,接发信息的雷达站。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日本等各国宇航局都在这里进行监测,此外还有美军和挪威军队在这里驻扎。毫不夸张的说,斯瓦尔巴群岛是尖端人才的聚集地。

  伦德还强调,根据1925年生效的《斯瓦尔巴群岛条约》,斯瓦尔巴群岛必须保障签署条约的成员国及其国民进行平等的经济活动。从法律依据上说,中国作为《斯瓦尔巴群岛条约》的缔约国,依据条约的规定,有权进入地处北极的斯瓦尔巴群岛地区从事科研及工业、商业等活动。因此挪威恐怕不能像冰岛那样,拒绝黄怒波的这桩买卖。

  此外,挪威外交官还表示:“斯瓦尔巴群岛隶属挪威,想要擅自决定什么的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

  《产经新闻》记者内藤得到许可走进了斯瓦尔巴群岛雷达站,拍照时放眼望去,一个一个足球一样的白色雷达组成巨大的雷达群,在它们的对面便是黄怒波起初想要买下的广袤山地。

  斯瓦尔巴群岛(The Svalbard archipelago)。主权属于挪威王国。1596年,才被荷兰航海家威列姆·拜伦茨(Willem Barentsz)命名为“斯瓦尔巴”,意为“寒冷的海岸”。 12世纪由北欧海盗首先发现,17世纪成为重要的捕鲸中心,20世纪初发现煤炭资源。1925年,《斯瓦尔巴条约》的签订,将整个群岛的主权划给挪威。根据条约规定,所有签字国的公民在斯瓦尔巴拥有平等的经商权;同时该群岛维持军备废除的状态,责成挪威保护岛上居民安全及独具特色的自然荒野地貌。许多极地探险队都以斯匹茨卑尔根岛为科学研究基地,中国于2000-2002年前后多次派出科考团前往该岛,并于2004年正式在岛上建立了北极“黄河”科考站,该站位于北纬78.55度,东经11.56度,在实际的地理位置上,它处于新奥尔松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