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黄土天籁里的岁月山河

07.05.2023  15:01

  三千年前,《诗经》有云:“心之忧矣,我歌且谣”。三千年后,北民歌唱着:“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就无法解忧愁”。

  陕北民歌发源于陕西省北部的黄土高原。这里曾经沟壑纵横、水土贫瘠、人烟稀少,祖辈用高亢嘹亮的歌声唱出心中的苦乐和爱憎。自1938年被当时汇聚延安的文艺家们整理、研究以来,陕北民歌的记录、整理活动从未停止,数万首民歌激扬悠长的旋律在中国音乐史上独树一帜。

  吼一声信天游,醉了黄土,暖了岁月。直到今天,新的陕北民歌还在源源不断从这片土地飘然而出。

  “劳者歌其事

  陕北说书艺人陈文艺(右)在陕北民歌博物馆为观众表演陕北说书。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民歌的流传非常久远,作为一种口头文化,甚至早于文字。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豳风》,就是陕西一带的民间歌乐。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在漫长的岁月更迭中,陕北人用高昂婉转的曲调叙述生活、抒发情感、描摹精神世界。生产劳动、男女情爱、风俗民情、社会斗争、游戏娱乐、喜怒哀乐都被唱进歌里,形成了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等乐曲类型。

  “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哎?几十几道湾上有几十几只船哎?几十几只船上有几十几根杆哎?几十几个公哟嗬来把船儿搬……”这首《黄河船夫曲》由陕北佳县艄公李思命创作,传唱至今。

  黄河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到了陕北,一泻千里。曲折惊险的河道之中,若不是生计所迫,怎会有人逆风搏浪;若没有勇敢豪迈的气魄,艄公们又如何能在骇浪中把船行稳?激情高昂的旋律,粗犷豪迈的歌词,《黄河船夫曲》唱出对苦难命运的抗争。

  陕北民歌的魅力在于浓烈质朴的情感。陕西人民艺术剧院青年演员王园园在陕西关中地区长大,8年前刚一接触陕北民歌,就立刻爱上了它。

  “细听民歌,就仿佛走进了陕北人的情感世界。特别是其中的情歌,赤诚、奔放、感人。”说着,王园园唱了起来,“想你想你真想你,三天没吃半碗米,半碗黑豆半碗米,端起个碗来就想起你……

  延安市民协常务副主席殷宇鹏说,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铸就了陕北人豪迈淳朴的性格,因而陕北民歌曲调高亢嘹亮,歌词质朴直白,演唱随心随性。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陕北民歌曲,是音乐、方言和陕北人性情的和谐统一。

  音符里流淌的史诗

  1942年正月,陕北农民李有源用民歌的调子唱出“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首歌在中国大地上被广为传唱。图为李有源的儿孙们与老人的照片在一起。(1999年9月发)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陕北民歌寄口头传唱而流行,靠集体编创而繁盛。真正把陕北民歌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形态来研究,是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延安时期。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文艺工作者深入延安、榆林等地,面对面地从陕北人民口中收集、记录他们世世代代口耳传唱的民歌。

  1939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教的作曲家冼星海在《民歌研究》中写道,“这些劳动歌声就是告诉了我们将来中国新兴音乐的源泉,比一切浮夸的上等音乐更可贵……

  大批劳动人民原创的歌曲,经文艺工作者的采集和再创作,成为传唱至今的经典。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1943年,鲁艺秧歌队在陕北佳县巡回演出时,偶然听到这动人的曲调,立刻被吸引。它的演唱者是当地一位普通农民李有源,套用的曲调是陕北民歌《骑白马》。

  据文化学者考证,《骑白马》的前歌《麻油灯》唱的是“麻油灯、亮又明,红豆角角双抽筋,红豆角角双抽筋,谁也不能卖良心”;在民族危亡之际,陕北人奋起抗日,《麻油灯》改为《骑白马》:“骑白马,挎洋枪,三哥哥吃了八路军的粮,有心回家看姑娘,打日本就顾不上”;到李有源唱出边区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深情之后,歌曲经过文艺工作者不断整理、完善和提升,成为人们现在熟悉的《东方红》。

  近年来,《吉祥腰鼓》《爱陕北》《走西口的人儿回来了》等新编曲目歌颂着陕北人的新生活。“过去陕北民歌里唱‘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难留……’而如今我们唱‘我的家乡变了样,美滋滋的光景,火辣辣地唱……’歌词由悲苦到欢欣,展现的是时代的变化。”殷宇鹏说。

  黄土文化的名片

  今年3月,在第三届中欧音乐节暨中西建交50周年音乐会上,来自西班牙巴塞罗那舒伯特爱乐乐团和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艺术家们,隔空联袂演绎了陕北民歌经典《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国民歌与西方交响乐碰撞出新的火花。

  早在1949年,《翻身道情》就曾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得银质奖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生活和文化产业发展,这张黄土文化名片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现着独有魅力。2008年,陕北民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黄土地》《人生》《平凡的世界》等影视作品中,陕北民歌通过银幕广为传唱;以陕北民歌为底色、融合流行音乐创作的《黄土高坡》《信天游》《黄河源头》等通俗歌曲,在乐坛刮起“西北风”;陕北民歌歌舞剧《岁月韶华》《歌从陕北来》用原汁原味的歌谣讲述黄土地上的故事。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安音乐学院的专家学者不断深入黄土高原,收集、整理曲谱,录制民间艺人的歌声,深入挖掘陕北民歌的文化内涵。学校连续多年招收陕北民歌演唱专业本科生,为地方特色音乐传承培养后备人才。

  歌手在延安市安塞区教授小学生陕北民歌演唱技巧。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自2002年起,“民歌之乡”延安市安塞区开始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开设陕北民歌课程。国家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榆林市则建成了陕北民歌博物馆,融合传统演唱与现代科技,让参观者感受陕北民歌的发展历史与文化魅力。

  “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格英英(的)彩,生下一个兰花花,实实爱死人……”在陕北民歌博物馆里,络绎不绝的参观者聆听现场演唱,一首首民歌串联起陕北的历史变迁和人文精神。

  总策划:赵丹平、顾钱江

  策划:卫铁民

  监制:闵捷

  记者:蔡馨逸邹竞一

  编辑:刘畅

  新华社对外部

  新华社陕西分社

  联合制作

  中国故事工作坊出品

编辑:王嘉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