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一路上有“你”
11.10.2014 11:26
本文来源: 水利厅
2006年以来,陕西水环境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凭借着“严格、认真、主动、高效”的企业精神和对市场、行业发展的敏锐嗅觉,在省内水利勘察设计行业异军突起。看得见的是一桩桩荣誉纷至沓来,看不见的是无数个设计院人背后默默流淌的汗滴。而分管市场经营工作的副院长李均安,便是设计院众多肱股之臣中的一个,他见证着企业市场经营开发工作顺逆调整、竭虑前行的发展史,一路行来,迎风傲雪。
迎难而上 逆水行舟
万事开头难。对于水环境设计院来说,“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尤为困难。2006年,在大小设计院夹缝里生存的陕西水环境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内忧外患,困难重重。对外,勘测设计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内,有效信息及在建项目储备不足,难以支撑单位的持续发展。 挑战与压力往往会激发出人的巨大潜能,新一届设计院领导班子憋着一股子劲,誓要把企业带向一片新天地。作为分管市场经营的院领导,李均安带领他的市场经营团队不停走访忙碌,他们是整个设计院市场经营开发战略不折不扣的执行者。 围绕市场经营开发,李均安带领他的团队通过一次次实战谈判,摸准业主心理,提升经营人员的业务能力。日子长了,每一个经营人员都深刻地体会到,只有“持续稳定地提高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持续不断地提供满足客户要求的服务”,才是真正的给市场经营工作减担子。“好产品自己会说话,好的设计成果是企业最有力的宣传利器。”李均安说。
在企业确定以“经营为核心”的当年,设计院的合同额和产值双双超过了前一年度完成额的2倍,生产经营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市场经营部署初尝胜果。
抢抓机遇 挺进陕北
从2007年开始,设计院领导班子敏锐捕捉到了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变化,抢抓区域爆发式经济增长需求、国债资金投资拉动经济的需求带来的良好的市场机遇,适时转变经营思路,使企业在省内抢占到更多的市场份额。
李均安和他的团队全力契合陕西省“陕北跨越发展、关中率先发展、陕南突破发展”的战略举措,将市场开发的对象前移,向项目的前期工作倾斜,向地方市县倾斜。那一年,设计院几乎将项目开发的工作重心全都定位在水利配套需求呈井喷趋势的陕北。
为了抢占陕北水利市场,李均安带领他的团队第一次进军神木县等陕北水利市场。在他们不懈努力下,到2008年年底,硬是将陕北市场份额大幅提升并基本稳固在50%~70%之间。
果断调整 乘势再起
正当企业市场经营工作开展的顺风顺水之时,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的冲击已略有显现。2009年,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水环境设计院再一次主动调整了经营思路,李均安和他的团队认真研究国家拉动内需投资的区域结构变化、行业结构变化、资金结构变化,加大了对市场的开发力度,积极奔走市场承揽了大量的中央投资水利项目。在他们的努力下,企业业务范围逐步渗透到铁路、市政、交通等直接关系民生的行业中。
2010年,国家加大西部大开发、“天水-关中经济区”规划实施的力度,对陕西人来说是极大的利好消息。哪里有有效的信息,设计院市场经营大军就开赴哪里。他们加大了对关中地区项目的承揽力度,开辟了泾渭新区、沣渭新区两块新兴市场,并承担了渭河全线综合整治规划等省上安排重大前期项目,在全省水利行业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2011年年初,设计院认真分析国家形势,认真研读中央1号文件,以及省级落实意见,科学判断,转变观念。借着大兴水利的东风,李均安和他的团队毫不动摇地贯彻院领导的经营决策部署,再次以时不我待的忧患意识,在“抢”字上做文章,“占”字上下功夫,尽最大的努力储备项目。
这一年里,市场经营人员的出勤为惊人的334天,李均安和他的经营团队通过集中组织开发,抢占中小河流、重要支流、灌区改造等项目市场份额,将集中性爆发式的勘查设计需求化解为预备性分散式设计,取得了市场开发的良好成绩,为企业的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1年年底,水环境设计院已从当初的年合同额不足千万,历史性地突破了总合同额亿元大关,职工人均收入稳步增长,职工各种福利待遇得到进一步提高。
超前布局 调整转型
面对“十二五”期间国家整体经济发展趋于常态化的趋势,2012年年底,院班子果断定调2013年为企业的“调整之年”,积蓄能量,蓄势待发,为实现企业的“二次创业”构筑良性缓冲的起飞区。
在企业调整融合的两年里,两鬓已然泛着白光的李均安和他的团队依然没有松懈下来,也不能懈怠下来。李均安深深地懂得,市场经营是企业存续的根啊!他紧紧围绕企业调整转型的基调,及时调整了经营工作思路,带领市场经营人员南征北战,依然如故。哪里有项目信息那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哪里有市场那里就是他们工作的第二故乡。执著和坚持换来的是水环境设计院合同额始终保持在亿元以上水平。
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两年的时光,调整转型重塑了一个产品质量无重大事故、骨干队伍建设更加合理、科技报奖佳音频传、人力资本逐步提升、员工幸福指数逐渐走高的水环境设计院。企业培育了受到业内赞誉的设计技术、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同步提高,企业资产保值和增值,职工工资收入稳定增长,走上了从近几年快速发展的“非常状态”调整至适度增长的“正常状态”的“绿色健康之路”。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而今,两百余名李均安式的水环境设计院人将继续秉承团结奋进的优良传统,点滴积累、砥砺前行,力争成为推动设计行业持续繁荣及科学发展的加速器,在企业繁花似锦的前景中增添亮丽的一笔。
本文来源: 水利厅
11.10.2014 11:26